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大槐树移民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21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3:3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马玉彪 于 2015-4-24 11:01 编辑

[media=x,500,375]发表帖子 - 图音影视 - 中华马氏研究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zhmsyj.com/forum.php?mod=post&action=newthread&fid=57[/media]点一下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21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2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3:52:10 | 只看该作者
大槐树下移民的故事(转载三)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0-08-01 21:53:51)转载▼
标签: 大槐树下 移民 校园        分类: 百科知识大观
大槐树下移民的故事(转载三)
(大槐树下寻根祭祖大典)
曹树基:大槐树的故事及明初大移民
    一、大槐树的传说及其他
    在今天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流传着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这一传说的内容是: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是我们的根。这一传说分布于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在有些地区,大槐树变成了老鸦窝——一个大槐树上的老鸦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古老的墓碑上,写在脆黄的族谱中。
    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在江苏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有关于苏州阊门的传说。
    在湖北的江汉平原上,则广泛流传着江西南昌筷子巷和朱市巷。1990年我在安徽桐城公路边,见一老农正在晒稻谷。我随口问起他的“故乡”。老农不解我意,指着不远处的村庄答复我。我问:“你的祖上呢?”,答:“江西”。我继续问:“是不是瓦屑坝?”老人惊讶不已:“你怎麽知道?”他又补充:“我们这一带的人大多数是从瓦屑坝迁入的。”在这之前,我已经从许多古墓碑和家谱中,得知了这个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移民地名。
    近些年来,我经常进行类似的移民原籍的测试。如当我知道某人爲四川人,我就会追问其先祖是否来自湖北,若来自湖北,则可断定其来自麻城,来自麻城,则可断定其来自孝感。这里的孝感不是孝感县(今为孝感市),而是明代以前的麻城孝感乡。如我知道某人爲皖北西部颍州地区人,我就会追问其先祖是否迁自山东,如若迁自山东,则可断定其迁自枣庄或枣林庄。再如云南汉人多称迁自南京或江西,迁自南京者多称迁自杨柳巷或四牌楼,迁自江西者无类似的地名,但可大致判断其来自抚州其周边地区。
    移民地名,是一个时代的遗迹,是活着的历史。所有的移民地名都是曾经或者现在仍然存在的。例如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就曾经是一个实体的存在,今大树已倒,旧物不存。又如苏州阊门,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真实性。再如南京四牌楼,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地名。南昌市的筷子巷和朱市巷,是我少年时代经常玩耍的地方,至今名称依旧。村庄名称的确定要比城市街道的确定困难一些。如江西瓦屑坝,位于鄱阳县。名称已经雅化为“瓦燮玲”,“燮”与“屑”同音,“土”字旁的“令”意指土沟,与“坝”相对,是鄱阳湖畔一个较大的村庄,当年可能为渡口。我还在兖州府城北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山东枣林庄,现名爲安邱府,明清两代称为枣林庄。
    二、为什么迁移
    明初大移民与宋金、宋元及金元之间的战争有关,只不过其性质不再是战争中的避难,而是战后的重建。在北宋时期,中国人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中古时代繁荣的顶点。12世纪初,兴起于今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中游一带的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在灭了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后,又灭北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导致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1141年,金与南宋订立和约,金朝统治着南起秦岭——淮河以北的北中国广大地区。宋金对峙时期,虽然秦岭——淮河是两个政权的分界线,但事实上,战争在江淮之间不断进行,使得这一区域长期成爲人口稀疏之地。元代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一代枭雄,都是从江淮之间崛起的,战争也大多在这一区域内进行。
    金朝统治下的华北人稀地荒。女真贵族采用不断收夺汉人的土地拨归屯田军户,一段时间以后,肥沃的土地转爲瘠薄,瘠薄转爲荒芜。至13世纪初,即使是风调雨顺之年,华北地区田之荒者也动辄百里,到处“草莽弥望,狐兔出没”。13世纪初,新崛起的蒙古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开始征战。1234年灭金。在蒙古人的灭金之役的同时,北方发生大的瘟疫流行,人口死亡甚多。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初,不知农业生産的重要性,有人提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爲牧地。”元朝黑暗混乱的统治持续半个多世纪,北中国受到破坏最深。北方地区安宁大约维持了一个世纪,14世纪中叶,蒙古高原和华北地区陷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当中。鼠疫流行不仅造成中国北方人口的大量死亡,还随着蒙古人的征战,引发了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黑死病流行。直到今天,在华北地区的许多地方,还有关于这一时期瘟疫流行的传说。如在山东西部的茌平县,似说元代末年瘟疫流行,红头苍蝇四处乱飞。在苏北地区,则称“红蝇赶散”。在山东梁山,传说元代末年该地爲浓雾所笼罩,持续七日不散,人口大量死亡。同时代的埃及作家也记载了自商人那里听来的传说,中国北方毒雾迷漫,鼠疫肆虐。
    南宋与蒙古人的对峙持续45年。最初南宋联合蒙古人灭金,以后却被蒙古人所灭。蒙古灭宋的激战主要发生在四川及相邻的陕南、鄂西一带,战争同时也有大规模的瘟疫发生,四川人口大部分死于战争和瘟疫。在湖南北部的长沙府,战争也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死亡。
    在女真人南下的大约250年中,在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面前,汉族一直采取防守的姿态,从未取得过真正的战略上的主动。由此看来,1368年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实际上是南方的汉族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胜利。爲了防止北逃的蒙古人南下,也爲了恢复上述各战争破坏地区的社会经济,朱元璋决定对上述地区进行移民。
    三、移民的过程
    边疆地区的军事移民朱元璋将今燕山北麓的人口全部南迁至今河北地区的北部和中部,沿边境线设置大量卫所,1120名军士爲一所,5所共5600人爲一卫。卫所将士戊守,必须携家属前往,军人和他们的家属构成军事移民的主体。以地区论之,在辽东设有辽东都司,在燕山以北设有北平行都司,在山西北部设有山西行都司,在陕西西部今宁夏、甘肃设有陕西行都司。北部军籍人口的总数多达110万,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即不甘心失败的蒙古人。另外,还有70余万军籍移民迁往云南和贵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国的军籍人口多达620万,除人口密集区的军人来自本地外,其他地区的军籍人口均属移民。数量以几十万人口计的投降的蒙古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则被四散安插于各地卫所。
    都城的政治性移民朱元璋将他的都城定在南京。南京成爲明初移民的重点。怀有异志的知识份子、富户、工匠、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大批迁入南京,使得南京成爲一个人口大约达到1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不过,京城中最多的人口还是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合计多达70万人。朱元璋还在其家乡临濠设立中都,并营建都城。来自南方的大批富户迁入这一区域,军卫人口多达近20万人。永乐十九年,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以之相随的又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北京人口多达80余万,其中约70万人口爲军人及其家属。南京随之衰落。
    一般区域的经济性移民政府组织了对于华北及其他地区的移民。大槐树的传说即与此类移民有关。在留存至今的淇县移民碑上,我们可见政府对于移民的组织是严格的,110户爲一屯,设有屯长。这种移民屯广泛分布,以至今天成爲北方地名的一个常见的重要尾码词。政治爲移民颁发信印,移民从山西各地来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领取信印,然后分赴各地。其他移民地名的性质大体类此。
    也有一种自发的移民。人口密集区的人口迁往人口稀疏区,并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同意。例如,大批江西人口迁入长沙府后,直到永乐年间才得以解决户籍。迁入河南南阳及湖北郧阳一带的山西及江西移民则没有这样幸运,直到明代中期,政府还将他们视作非法的“流民”。
    四、明初大移民对明代人口、社会、文化的影响
    明初大移民使大批人口稀少地区得到了有效地充实,明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然而,尽管经过移民,人口稀少地区的人口仍然相对稀少;所以,明代移民迁入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移民迁出区。就区域而言,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及四川的人口增长率要高于南方。
    以政府组织移民爲主要特征的明初大移民,既表明了政府巩固国防、恢复经济的能力,也表明了政府对人民控制的加强。屯社制度与里甲制度互爲表里,表明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卓有成效。在明代初年尤爲如此。明初大移民对于知识份子的惩罚,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也是卓有成效的。
    明代边疆移民的目的不在于开疆拓土,而在于守土保民。明代的北部边防线大致以燕山爲界,长城的修筑就表明了这一点。东北地区则囿于辽东一隅,从不越雷池一步。西北边界则以嘉裕关爲界,从不逾界。对于明代的汉族统治者来说,明代以前几个世纪的北方异族的入侵对他们的影响实在太深了,能够守住中原的土地,保住汉人的政权,就足够了。明朝文化的内敛与保守,汉唐时代的雄风不再,实与明代统治者的这一心理有关。

大槐树移民(转载)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
    向山东移民的明朝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当时,向山东移民最多的是东昌府(今聊城)、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分布在如今的一百余个县市。
    但是,向山东移民的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这是因为,当年除了直接迁民外,还有很多次间接移民。”刘中平说,“此外,因最初迁往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鲁西、鲁西北和鲁西南一带,而这些地方多为黄河泛滥区,土贫地瘠,饱受水患之苦,成为移民自发的再次迁徙的一个固有原因。山东当地的原住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也成为移民再次迁徙的一个因素。而明朝初期朝廷在迁民时曾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致使许多同姓同宗的家族分居异地,为日后寻亲归祖埋下了伏笔。同时,明朝官府还曾根据现实情况,组织了多次省内的迁徙。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将登州、莱州二府无地居民5635户迁至东昌府;洪武二十八年,又将青州、兖州、登州、莱州、济南五府家有五丁以上以及无田的农民1051户、4666口迁至地广人稀的地区等。”
    山东省嘉祥县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全县70%的自然村是洪武、永乐年间为山西移民设置的。
    滕州市地名办公室也在地名考查中发现,该县共有自然村1200余个,其中明代建立的有687个。现存425部族谱和碑文中,有225个部族明确记载是洪武以及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来。
    而冠县近3000个村庄中,有近1700个是明代建立的;郓城县1300余个村庄中亦有535个是明朝建立的;定陶县1000余个村庄中有386个村的祖先来自洪洞县。
    民间家谱记载先祖渊源
    山东许多地区的民间族谱、家谱中,都对先祖的渊源有所记载。有的移民与家人约定以某种物品为记号,作为后人寻亲的物证,但更多的人以槐树来纪念这次移民。
    山东省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就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以后繁衍到20余世,仍然是衣冠争荣,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
    山东定陶县“弯子张”庄的《张氏谱序》记载说,始祖张三老,本住山西泽州阳城县,自明时洪武年间,迁居于定陶县。当时一家人从官府领了席片耕具,顺东南而来,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终于来到沙山寺北约1公里的地方。当时这里完全是一片荒地,只好用席子搭棚,挖土坑当炉灶,勉强建成一个家。而窝棚四周则是荒草茫茫,渺无人烟,只有几只狐兔,间或出没草丛间。刚来的那天晚上,一家人望着天上的星星,回想千里之外的故乡,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没想到五更天的时候,忽听到东南方向有公鸡打鸣。张三老想:“有鸡就有人家。”天刚放亮,就到鸡鸣的地方去找,果然有人家,乃是李氏始祖李庆,而且是张三老的表兄。于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表兄弟抱头痛哭一场,又搬到一处居住。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道: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500余岁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但更多的人以槐树来纪念这次移民。至今,在很多移民后裔生活的地区都种有槐树就是最好的例证。
    为何都从洪洞大槐树出发?
    “当年,明朝官府选定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是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如人口稠密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刘中平对记者说。
    临汾历史悠久,东倚太行,西临吕梁,尧帝曾在此地活动并建都,因此后人称临汾为“尧都“。如今,在临汾的东南西北入口处,均可看见一个气势宏伟的大牌坊:天下第一都。因其”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其北部30公里处即为洪洞。闻名海内外的明代大移民的出发地就在这里。
    当时之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加之广济寺院落宽展,寺旁还设有较大规模的驿站,易于政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发放川资凭照。于是,汉槐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
    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城北,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为唐朝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树身数围,荫蔽数亩。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寺旁经过,唐宋时期官府在此设立了驿馆,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
    “当年,明朝官府选定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是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刘中平对记者说。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洪洞县位处晋南临汾盆地,是当时全国的中心地带,是向各地区移民的最佳位置,成本比较低;其次,当时洪洞县地区人口稠密,户均10口人以上,具有先天的人口优势;第三是交通优势,当时山西省惟一的一条官道经过从洪洞县的广济寺旁经过;此外,这里还是晋南的行政中心,设有规模较大的驿馆,具备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组织基础。”
    当时,明朝廷采取的移民办法主要是军屯(将军队迁至某处后就地转民)、商屯、民屯等,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衣物、路费、农具以及承诺免赋役三年等,但更多的是采取招诱、征派的强迫办法。
    而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导游张小姐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传说。“因大家不愿意离乡背土,官府就散布谣言说,‘除了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的不迁,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必须限期迁离。’于是,人们纷纷拖家带口赶到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调动大批官兵将人们围住,登记在册,全部强制迁徙。”尽管这个无从考证,但却在民间流传甚广。
    据说,民间广为流传的“解手”的说法和“背手”的习惯也是源于这次大移民。“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用绳子将人们的手反绑起来,一串一串相互连结。由于路途遥远,走的时间长了,人们就习惯了背着手走路。在押送过程中,人们需要大小便时,便央求官兵将手解开,如此次数多了,就简化‘解手’。”导游张小姐如是说。
    山东曾有民谣云:“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标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
    “这个传说亦不可信,但却饱含了人们对强制移民的痛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根祖文化部副部长罗红玲说。
    山东曹县一刘姓的族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耳爷爷”,独耳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兵割掉一只耳朵的。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21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2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4:07:47 | 只看该作者
洪洞大槐树移民典故
〖为什么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中国人有句人俗语,两人相见,若互通姓名,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典故应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明朝初年,为了恢复因战乱灾荒而荒芜了的中原广大地区的经济,明政府下令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从明初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时间为500年左右,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及神州大地,人们相见互问老家,都会说:“啊!洪洞老乡。”再问及:“老乡贵姓?”若回答为同姓,问者就会说“啊!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相见,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俗定成语,也就一直沿续至今。
     
〖洪洞大槐树下咱老家〗
  元朝末年,有个姓胡的举子上京赶考。走到林虑山下,突然一陈狂风刮过,窜出一只赤褐色长毛母猩猩,猛向举子扑来,正欲下口,定睛一看,只见那举子白光净面,十分俊美。于是,就把吓昏的举子背到小西天猩猩洞里。
举子醒来后,只见山洞幽深,弯弯曲曲,阴森潮湿,到处扔着野果皮壳,禽兽毛骨。黑猩猩正匍伏在地上,睡在身旁,举子几次寻机来到洞口,但洞口被碾盘大的巨石挡得严严实实,挪都挪不动一点。无奈只好被迫屈居下来,日子长了,猩猩生下一子,似猴又像人,满身长毛。母猩猩喂奶捕食,举子教他说话,起名叫胡大海。
胡大海长大了,力大非凡,举子就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儿子。父子俩决计重返人间,共享天伦之乐。一天,趁母猩猩出洞捕食,胡大海掀开洞口巨石,父子俩跑了出来。母猩猩回来,一看洞口敞开,立刻意识到他们父子俩已经逃走,便顺着山梁向南追赶。追到金牛山下河交沟,滚滚淅河挡住了去路,只见他们父子俩正淌水过河,便“扑通”一声跳下河去追捕。眼看就要追上了,举子顺势将儿子推上岸,返身死死扯住母猩猩,把它引入河水深处,同时淹死。
胡大海上得岸来,望见父母双亡,不觉泪如雨下,他孤苦伶仃,走村串户,乞讨为生。
当时这一带叫林州,属河西北路彰德府管辖。胡大海丑得可怕,林州一带的人们,见了他都是躲着走,称他为“老毛虎”。直到现在林县人常用“老毛虎”来吓唬胆小的人。胡大海饭量大,白天,他要饭吃不饱,就到山上采摘野果充饥。夜晚,宿在人家门楼下面。家里人害怕他,就故意往外泼水。冬天,冷冷冰冰,逼得他只好离开。有一天,他到一户财主家门口要饭,有个刁薄的财主婆恶狠狠地嚷:“快滚开,我家有油饼,就是擦了屁股也不给你吃!”说着取起一张油饼,擦了擦小孩的屁股,扔给了狗。这还不算,又吆喝狗咬得胡大海鲜血直流。幸好穷人可怜他,倒给他糠菜稀饭吃,给他破衣旧鞋穿。胡大海感谢穷人的照顾,恨透了财主,决心打富济贫。
后来,胡大海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在马腊梅娘娘部下供职。他力大无穷,深得马娘娘的爱戴。传说,他在林州城东十五里的营里练兵,两手能托起一个碾盘在头上转三圈,一只手能拔起一棵柿树,全村柿树被他拔光。至今,柿树不敢在营里村扎根。
胡大海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了大明朝的开国元勋。洪武二年林州改为林县。胡大海启奏皇上要到林县雪耻报仇。朱元璋念他开国有功,准奏他杀一箭之地。胡大海责令部将王虎奉命前往。谁知王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势利之徒。为讨好主子,趁机向上爬,便带兵来到林县,借口没找着苛刻胡大海的那家财主,一箭射在老雕身上,老雕带着箭飞遍全县,王虎带兵也杀遍全县。造成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的惨景。事后,胡大海大怒,斩了王虎,并向皇上请罪。皇上念他功高且能认错,给他免罪。为了弥补胡大海的过错,下旨山西泽州、潞州一带居民迁往林县。
山西居民不愿背井离乡向河南迁移,官府便下令:“凡不愿迁移者,限三天内集合到洪洞县老槐树下。”人们齐往老槐树下跑,很快就集合了很多人。这时,官兵围住,给这些人加上违背皇旨的罪名,强令迁移。其中姓牛的一家弟兄五个,就有四个跑到了老槐树下,临别时,兄弟五个依依不舍,打破了一口铁锅,分为五块,各执一块,作为后代认亲标志,称为“打锅牛”。直到现在,姓牛的人见了面,总面先问一句:“打锅不打锅?”如果都说“打锅”,就是一家人了。那时,留在山西的大哥,嘱咐小兄弟们说:“咱姓牛,到林县要找有山有水的地方住。”弟兄四个迁到林县,分居在“三山”、“五水”。老二住曲山,背靠二龙山,面临洹水,在南边;老三在录山,背靠清凉山,面临漳河水,在北面;老四住白山,背靠太行山,面临露水河,在西北面;留下小五住在中间武家水,这里山清水秀,便于哥哥们照顾。
所以林县民间有“洪洞老槐树下咱老家的”传说,其实这与胡大海血洗林县是有直接关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4-4-29 22:59 , Processed in 0.0455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