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封建道德,还真的不能去弘扬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21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06:3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这句话,笼统听起来,挺鼓舞民族士气的。其实,仔细想一想,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还有“孝顺”这样的封建道德,还真的不能去弘扬。五四运动时期,就曾经大力批判过“三纲五常”及“孝顺”这样的封建传统道德。现在我们在弘扬传统道德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去其糟粕!一、“父为子纲”与“孝顺”某男士说:“我结婚、生孩子,只是为了让我父母高兴。如果我太太跟我妈吵架,她就是对我父母的不孝顺,她这样的做法,简直伤害了我的感情。为此,我跟太太经常吵架,以至最后离婚。”这位男士,看上去很“孝顺”,他生活、结婚的起点与落脚点(人生目的)都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而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太太和孩子的幸福。在这样的案例中,“孝顺父亲”是儿子第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生活目的,其自身却沦为了孝顺父亲的工具、手段。所以,这时,他已经失去了自身作为“主体”的权利和地位,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为“主体”的生活热情、快乐和幸福。由此看来,像“孝顺”这样的中国传统道德,是多么的害人!“孝顺”和“父为子纲”合起来,其含义是说:“我只要是你爹,我就永远是正确的,老子永远‘高高在上’,无论你多大年龄,你永远都是我儿子,你这辈子永远都必须听我的、臣服于我。否则,你就是错的,就是不孝顺,我可以任何方式教训你、惩罚你。”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父亲和儿子之间,表面上可以一团和气,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平等和真爱。二、“夫为妻纲”在“夫为妻纲”的中国传统夫妻关系中,丈夫作为“男人”,永远都是家庭中的最高权力者,永远是正确的;妻子无论对错,都要服从丈夫。夫妻之间是有权力地位的等级差的。这是男权在夫妻关系中的具体反映。在这种不平等的夫妻关系中,不可能有真情真意的情感交流与爱情,不可能建立和发展出真正人格健康的“男人”和“女人”!“夫为妻纲” 与“父为子纲”和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的基本结构、权力关系:父亲统治着女人和孩子;妻子永远都要服从丈夫,孩子要服从父亲。三、危害在“父为子纲”的传统父子关系中,儿子把父亲当作是最重要的“人物”去顺从、去孝敬,而父亲却不把儿子当“人”。其实,一旦父亲不把儿子当人,有两个害处。1、 儿子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是谁了,除了“顺从”权威,儿子根本找不到自己做“人”的感觉,体会不到做人的快乐与幸福。2、 一旦儿子不是“人”了,儿子内心对父亲充满敌意和惧怕,表面上还要假装着对父亲权威的“顺从”和“孝顺”,父亲也找不到自己作为“人”而应该得到的“真爱”了。这时,父亲也只是一个“权力符号”,已经不再具有真正的“人”的意义了。在这种病态的家庭和社会传统文化道德体系中,是根本无法培养出真正心理健康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在中国传统家族中,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爷爷还有爷爷的爷爷。“爷爷”的地位统治着父亲,父亲的地位统治着儿子。爷爷所制定的“家法”要求一代代地传承,让后代臣服。后人不能违背长辈的个人意志,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这样的传统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后代,永远都是“儿子人格”、“孙子人格”。即使儿子长大了,有一天做了“父亲”,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其内心深处的“奴性”,他只会以宣扬“孝顺”等道德伪善的面目,去变本加厉地迫害其下一代。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中,儿子可以有机会晋升为“父亲”,这其中,最命苦的就是女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严厉奉行“孝顺”的家庭,所培养的后代,必然会是第二代不如第一代,第三代不如第二代,“黄鼠狼生老鼠,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家族,是不会真正地兴盛和强大起来的,而是属于病态家庭,是“精神障碍患者的培养基地”,最终,它只能走向衰败!四、未来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对于“三纲五常”、“孝顺”这样的封建道德观念,属于文化糟粕,我们要坚决抵制和彻底遗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健康的个体、健康的家庭、健康的民族,依赖于健康的人文环境。只有坚持“人人平等”,“父亲”和“儿子”之间,在人格尊严、法律地位和道德层面上,始终是平等的,“儿子”才能得到自由自主、自我实现、发挥个人聪明才干的机会,才能真正以自身为主体,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只有夫妻平等、男女平等,全民族都废弃了“三纲五常”和“孝顺”,崇尚独立、平等、民主和自由,亲子之间、男女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每个社会成员之间,边界清晰,平等互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个体之间,在平等互爱的基础上,充分地尊重和爱护每个个体,每个人都成为“独立主体”、成为自身生活的目的,以每个人为本,而不仅仅是以多数人为本,个体才能体会到自身的人生快乐与幸福,才能感受到活着和作为“人”的真正意义,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只有让平等和真爱在家庭成员之间流动与传递,每个家庭(家族)才会真正成为“爱的摇篮”,成为心理健康的人的培养基地,每个成员才能发育成为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民族才能真正繁荣昌盛,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url=]收起[/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4-5-7 21:49 , Processed in 0.1096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