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标题: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马岗《马氏家谱》续谱纪实(六)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森瀚
时间:
2015-1-22 22:03
标题: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马岗《马氏家谱》续谱纪实(六)
县大槐树迁过来的,我说如果你们是从那里迁过来的,过了600多年,也不至于才繁衍这么少的人呀,他们说多数人都迁往外地了,我知道他们也没有什么资料来证明这些事情,和他们争辩毫无意义,就和我凤斌叔离开了后马岗,到了城东,走老路,路过杨相庄时,我俩不停地往马路两边看, 路南,我们见了一张招牌,上写着: “马记艺术团”,我们看了里面没人,邻居告诉我们,老板在马路对面,我们穿马路到对面,一个老板摸样的女人给我们说,绍记下乡演出了,要到明天才回来,我们说到家谱,她就到西间拿了一本过来让我们看,我们一看,是史坡我朝法老爷主编的《马氏族谱》,我大致翻看了几页,就还给了女主人,离开了杨相庄,大约7点到家.
6月19日,接到育茂张中义来电,他说我们给他的那本《马岗马氏族谱汇编》里面写道:马大旺在明朝武宗正德年间从内乡迁马岗,而他在我朝法老爷主编的《马氏族谱》一书里面抄写的是:马大旺在明朝万历年间迁马岗,两者自相矛盾,前者早于后者70多年,另外,他说他80多岁的哥哥记得当年他们祖先的石碑上刻写着:马英一世,繁衍到七世时弟兄三人,老大叫马一龙,老二叫马一机,老三忘记叫什么名字了.由此来说明迁到育茂张的不是马军山,让我们有时间的话到菩提寺考证一下.得悉此情况,立即向我凤斌叔和我全文叔做了说明,他们说有必要抽时间到一趟菩提寺考证一下.
6月20日,接到了我朝法老爷的电话,他说我在柳泉铺马晓东那里抄写的资料,全文转交给了他们,经过认真核对,马思昭迁榆盘一说有误,马思昭究竟迁到了哪里,还有待于我们继续考证,他说他们以后再出书时,把马思昭迁榆盘中
的“迁榆盘”三字改为“迁出”.另外我还提到了关于我们的太祖马大旺迁马岗的时间,我们两家出现自相矛盾的事情,他说,2008年,他们出书时,是他根据他们当时繁衍的代数和大约多少年繁衍一代推算出来的,这种算法是错误的,应该纠正.听完这些话,我觉得还是毛主席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
6月21日,我凤斌叔,我全文叔,我们三个在一起议论要到菩提寺考查的事情,我们分析菩提寺里面肯定没有姓马的,那就要到老庄去,可是老庄那么大地方,到哪个村庄去呢?还真有点为难,当时我想起了2003年,我在镇平腾达学校教学时候,有个叫刘晓东的老师,后来转到老庄教学了,我即拨通了他的电话,他说他们学校就有个马老师,家是玉皇庙的,今天是星期六,他回家了,另外马家场有姓马的.刘老师提供的这些情况,对我们帮助很大.
6月22日,我凤斌叔说:“以前我去过老庄,老庄太远了,又是山路,全文的旅游电车根本跑不了个来回,为了保险起见,你们俩坐我烧油的三轮车吧.” 下午2点15分,和我全文叔坐我凤斌叔的三轮车沿着312国道向老庄进发,刚出镇平县城,三轮车就没油了,我凤斌叔在前面推,我们俩在后面推,艰难地把三轮车推到了前面的加油站加了油,我凤斌叔去交钱时,不知什么时间,我全文叔已经把20元交过了.车过水泥厂时,我看见远处山坡上有一高架桥,蜿蜒曲折,绕坡而上,一直通到山王庄,足有8公里那么长, 我全文叔说那是从山上往水泥厂运石头架的桥,我惊叹电的威力和人们的聪明才智,把过去人工笨拙的体力劳动转化成了机械化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正想着,车已过了山王庄,我看见路边的牌子上写着:秋树湾,前面有一座桥,过了桥,只见公路弯曲得像个大S形,三轮车连拐了两个S弯,前面到了一个所在,我抬头一看路标: “狼窝”, 啊 ! 我突然心里一惊,身体不自觉地弹了一下,我全文叔解释说,这地方在过去肯定是野狼出没的地方,所以叫“狼窝”,现在哪有什么狼呢?不过,把这地名叫做“狼窝”,确实怪怕人的.车过“狼窝”,来到了余堂,从余堂过去,公路分岔了,一条主路通往南召,一条路斜向山坡,这就是我们要去的马家场的路,我凤斌叔加大油门,三轮车吃力地向坡上驶去,刚过马家场小学,车突然停了下来,我凤斌叔下车一看,原来三轮车链子掉了,我和我凤斌叔把车子掀翻安链子,我全文叔看见前面艾草满地,茁壮成长,他说:“城里寻艾无觅处,不料却在此山中,”边说边薅艾去了,我凤斌叔安好链子,上车走时,还是走不动,下车一看,原来安链子时,把导油管给撞掉了,又捣鼓了一阵子,终于把车修好了,此时我全文叔抱着一捆艾跑了回来说,今天没带镰刀,用指甲掐的生疼才掐这么多.说着我俩
上了车,三轮车‘哼,哼’两声,拖着沉重的轮子艰难地向坡上行进,路越来越陡,车越上越高,三轮车如老牛负重似地,实在是走不动了,我俩就下车用劲推,推过了陡坡,该下坡了,我坐了上去,我全文叔想,很快又要上坡了,他暂时不坐上去,我凤斌叔没看后面,开足马力,向前驶去,我在车上大喊,“我全文叔还没上来啊,”任我再喊,我凤斌叔在风中一句也听不见,三轮车风驰电掣般地驶进了涵洞,不一时,出了涵洞,一个慢上坡使车速放慢下来,我跳下车来,告诉我凤斌叔所发生的事情,我凤斌叔停下车说:“你怎么不早说呢?”此时,已经把我全文叔甩在后面有1里多,8分钟后,他像长跑运动员一样,飞快地赶上了我们.车过一座小桥,对面坡下的村庄就是马家场了,之前,我认为马家场肯定是一个全部姓马的大村庄,等我们到了庄前,问了一位刚从地里回来的老人,他说他姓孙,这庄总共有30多户人家,孙张马三姓各占三分之一,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年成歉收,好多人都已经搬到外地了,说着他带我们到一家只有三间主房,没有院子和楼门的马姓家里,我看这三间起脊房,全是用石棉瓦建起来的,我想这冬天怎么过呀,这时,主人拄着棍子,看着远处,说了一声,“进屋吧,”我们进了屋,主人让他媳妇给我们倒茶,让他孙子给我们开电扇,接着,他就自报家门说,他叫马富泰,今年71岁了,3年前,患眼疾而失明,说起祖先,他说他们是从核桃园搬过来的,听老年人说,从前有个叫马三酋矛的人,是我们马氏族人的酋长.相当于族长,人称马三爷,他可厉害了,占据老庄附近的核桃园村,打遍老庄无敌手,他带领马氏族人,不断扩大马家地盘,使核桃园方圆10几里的地盘都在我们马家人的掌控之中,后来,马三爷死了,就葬在核桃园,马家没有了这个有本事人,别人一天天蚕食马家地盘,现在的核桃园咱们姓马的人可少了,为了纪念这位先人,马氏后人给他立了一块石碑,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世.一听说石碑,他的媳妇说,“我们南坡不是有一块石碑吗?”老人说,“你领他们看看还在不在,”我们就在女主人的带领下,穿过一片桑树林,绕过一片香菇棚,经过一块西红柿地,淌过一条小河,沿着小路朝坡上走去,我们上了一块块梯田,来到了一块长着花生的梯田,女主人指着田埂上的一块石碑,对我们说,“石碑在这里了,”我们上前一看,石碑的大半截压在田埂下,小半截凸在外面,悬在下面一块梯田的上空,好险啊!我拿来树枝戳着石
碑上的土,我全文叔找来一把枝条扫着上面的灰尘,我凤斌叔自告奋勇地站在上面,弯下腰用手拨拉着石碑上面的灰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看清了碑文,大意是:先祖马恭,来此开荒养蚕,创业艰辛等,落款是:民国28年马德庆立.我站在高处,对准石碑,照了几张相,我们就返回老人的家里,我问他,我们马姓人的分布情况和核桃园的情况,他说“我们马姓人在老庄分布很广而人口稀少,像玉皇庙等地没有几家人家,都没有执事人,也没有保存家谱和碑文,你们去核桃园看看马三爷的石碑还在不在,找一个叫马富勇的人,他是我弟弟.” 我们记住了名字和路线,辞别老人,离开了马家场,走到通往老庄的下路口,我们问了路边开商店的老板,他告诉我们去核桃园的方向,我们就驱车向前,经过老庄派出所,向东一拐,远远望见黑压压的一个村庄,到村头一看,原来是大片的园子,园子里核桃挂满枝头,树枝弯得像是向我们这远方来的客人鞠躬,今年又是一个核桃丰收年.我们看着说着,就进了村,一问马富勇,就有个好心人把我们领到马富勇家,马富勇看上去有40多岁,一听说我们是续谱来的一家子,对我们热情客气,我们问起石碑的事情,他说自打他记事起,没听说过有石碑,我一听,心就凉了,心想,我们到这里又扑空了,我们告别了马富勇,失望地离开了核桃园,车过老庄一
欢迎光临 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https://zhmsy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