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标题:
开濮曹徐马氏家族轶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典瑞
时间:
2015-3-1 20:12
标题:
开濮曹徐马氏家族轶事
开濮曹徐马氏家族轶事
御封江龙碑
二世祖马公讳神宝,明初武进士,镇守黄河(原黄河在曹县境内)。曹县县志记载普连集马海村建村早于曹县县城,为明初重镇,是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其七子二世祖马公讳仕良墓碑记载字样“大黄名门马氏人也”十分清晰。大黄是明朝一行政区划,范围为今曹县北定陶南。神宝去世后,御封江龙碑,墓碑一直立在今黄河故道北岸普连集马海村北2里处,墓多次被盗,墓碑字迹风化严重,2012年清明节前后造原样重立。
三墓悬棺
传谱家谱记载,我家族明洪武2年从青州府益都卜居开州南80里洪肖坡连山之野古潘村里,后二世祖兄弟四人分居四州。一世祖张氏祖母墓葬今濮阳市梨园乡马李集村黄河北岸,其长子马公讳神宝,其孙神宝七子三世祖马公讳仕良,其孙神宝八子马公讳仕裕,墓却在离马李集村东南150里外的曹县普连集马海村黄河故道北岸2里处。二世祖神宝祖茔坐落在山东省曹县北35里普连集镇马海村二里,原黄河古道北岸,陵地5顷4亩,坟地三座,中为二世祖神宝祖茔,左为宝七子三世祖讳士良墓,右为神宝七子三世祖讳士裕墓,均为悬棺,各有功名在世,立有丰碑,二世祖神宝墓前立有江龙碑,大明嘉靖年间后期被盗,士良墓前立有抹角碑,士裕墓前碑1966年被盗,三坟墓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原三碑都有碑文,2012年清明节重立,士良士裕墓碑为原碑,但由于风化严重,字迹多半模糊不清。三人墓穴皆为悬棺(铁索悬棺,棺木未着地),墓碑均在,且多次被盗,三位先祖居住在濮阳梨园马李集村却为何葬于此地,一直成为未解之谜。经过多方考证一说为大家、有功名人士的安葬方式,一说是临时寄埋,有机会迁居老家祖茔圆所。
“张马”说
二世祖神宝爷及三世祖仕良、仕玉葬在曹县普连集马海村黄河故道北岸后,明嘉靖年间,宰相张居正家族出事后,附近张姓受牵连,举家犯抄,其中有一支他们连夜盗走神宝爷墓碑立其祖茔,说我们姓马而幸免于难,即有“张马”一说。后墓碑追回重立,仕玉爷墓前墓碑,文革被附近村庄人当做器具,现已追回重立,但字迹字迹风化严重,模糊不清。
马姑娘坟
二世祖马公讳至宝,配袁氏生九子一女,三世老姑奶奶名讳马慕贞,性情仁孝,侍奉父母,照顾兄弟,撤其环佩,终生弗嫁,鄄城县彭楼镇马关庙村家后马家祖茔有坟碑存焉,即今马姑娘坟是也,曾立有昭示先人高尚美德的牌坊,后损毁,二门祖庙存有部分组件。
曹州知府马聪
飞兴曾孙、贵宝孙、彦良子、四世祖马聪,举人,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岁次丁卯任曹州知县,由于当时刚刚经过元末明初战乱,中原人丁稀少,时曹州府降为县,马聪爷实为曹州知府,任职18年。有铭在焉。(详见清乾隆21年刘藻编著的《曹州府志》286页。
大明“国防部长”苏佑为马公撰铭
大明嘉靖年间,赐进士第前、资政大夫、总督宣大兼察院右督御史、兵部尚书濮阳舜泽苏佑,奉政大夫世子、训官、赵府长史司左长史、濮阳杏石苏佑为飞兴玄孙、5世祖明故处士马公讳虎撰写墓志铭,并书丹兼篆额。本谱有专门铭文记录。
飞兴生贵宝,贵宝生彦忠,彦忠生兴,兴配胡氏,生男九人。虎公最少,品质醇憨,赋性刚劲,不善屈人下。公生于己卯年即天顺3年(公元1459年),卒于己巳年即嘉靖24年(1545年闰正月),享年八十七岁。寿终后53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岁次戊戌冬十月,其四男皆病故,有孙男马学思等为祖父树碑。墓表碑高180公分,宽75公分 厚28公分。1997年7月,马村、常寨2村族众10余人在虎公墓前深1米挖出墓碑。因年久碑文字迹个别目视不清,碑已折断,故又埋回原处。碑文为马身华抄写和摄影,并译解注。
四川按察司副使马文健
飞兴后人、9世祖马公讳文健,今巨野县开发区御史马庄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丙辰考取进士,幼时家贫,性格倔强,不妄交游,专心攻读《五经四书》,少时,学堂离他家很近,但每每放学必看到家里烟囱尽时才回家,从学于当时乡贤张君天,特别爱学习,一日听讲《尚书》,家童报其妻死,恬不为惊,老师催促他几次才回家料理丧事。及登第,擢御史,执法刚直不阿。后任四川按察司副使,屡立战功,威名震慑蛮洞,后因得罪权贵,罢官回家。居三十余年,杜门不与人事,享年八十二。(详见明天启本《巨野县志》马文健简介、清乾隆21年《曹州府志》463页)
三位贤慈老姑奶奶
马公讳贵宝后人、10世祖老姑奶奶堂姐妹三人(名讳失传),三人均知书达理,颇有懿德,一嫁开州苏御史苏述(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什集镇北王召村人),一嫁曹州吴御史吴允中父亲(今牡丹区小留镇吴油坊村人),一嫁曹州府县城郭尚书允厚后人,成为家族佳话和楷模。她们心地仁慈而又能当机立断,精明而又不失之于苛求,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每年农历10月1马常寨祖庙祭祖,常到开州苏老家请回老姑奶奶遗像,享受后人牲祭。
附:苏述(1580-1625年),明朝大臣。字绍尼,号彭符,曹州府鄄城(今鄄城县什集镇北王召村)人。明朝万历丙午举人,丁未进士,随后出任河南浚县县令,在任职期间建造了著名的江北“石头城”,后出任陕西巡案、浙江道监察御史。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文人出身的苏述曾率军平定了云贵叛乱,为国家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朝廷为褒扬其功,特敕建功牌坊一座,以荣耀乡里。北王召御史牌坊是朝廷为褒扬曾任浙江道御史的北王召苏家第九代传人苏述而建,石坊始建于天启三年,延请嘉祥名工巧匠,精雕细琢,历二载而成。石坊古朴浑厚,威严庄重,气势恢弘,或蟾宫折桂、或桑梓渔猎、或官宦宴乐,花鸟虫鱼,猛禽走兽,无不微妙微肖,栩栩如生,为世所仅见,轰动乡里,百里扶老携幼负食往观者络绎不绝。 北临司马桥,古桥流水,烟雨霏霏,鱼翁独钓,扁舟斜横,遂成古鄄八景其一。
吴允中,字百含,今牡丹区小留镇吴油坊村人,万历戊戌进士,商丘县令,补陕西副使,推南京光禄寺少卿,后擢御史,奉敕按两边防要区宣化、大同,兼视学政,彻底考查政府和军饷,节省巨费,边政一新,颇得敬佩。
郭允厚,字万舆,号默千,曹州(今菏泽市)城里人。明朝大臣,历任文安(属河北省)知县、兵科给事、湖广副使、兵部左侍郎,官居户部尚书等职。其父郭堵,曾做过户部主事。其家被封为“四世一品”。
万历搬砖
苏述曾为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老师,年号万历。相传万历帝少时曾随老师濮州北王召省亲,和苏述的孩子一同到其外婆家曹州府马常寨玩耍。始建于大明天顺元年的马氏祖庙,时正在扩建,皇子万历和众人一样搬砖参与祖庙建设,此说是家族代代口传。
严嵩点主
古时点主即请人用朱笔补上灵牌上“主”字一点的仪式。汉字“主”字有多义,其一为“神主”。所谓“神主”,又称木主、牌位,即写有死者姓讳、身份、官职、封谥等供奉在祖庙祭奠的灵牌。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为故去的长辈制作灵牌的过程称“作主”,而请人用朱笔补上灵牌上“主”字一点的仪式则称为“点主”。“作主”、“点主”之俗流布广、影响大、讲究多、成为国人践行“慎终追远”孝道观的重要载体。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二甲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进士出身,书法造诣深。据传说,来濮州视察时的严嵩,曾为马氏祖庙先祖牌位点主。
王春孝“登基”
濮州鄄城县什集镇正西王庄村,因为明朝时期出了大户王春孝而出名的,明中后期,村中王春孝家资殷实,地百顷,且本人武艺高强,在一班徒弟和追随者的推拥下,萌发了登基当皇帝的想法。让曹州知府马公讳聪玄孙马远为兵马大元帅,于是约定在本村唱大戏七天纠集人众,准备祭旗造反,可是当大戏唱到第六天时,戏班子人困疲劳,请示王春孝的父亲后戏不唱了,众人将散去。回来后的王春孝大恼,随即一刀把戏台子的香案祭桌劈成两半,马远见王春孝如此鲁莽,以为不会成大器,决定不参与造反事宜,带领族人堂兄弟多人回家。王春孝虽未登基,但此事早已惊动官府,曹州、濮州官府等联合出兵缉拿参与者,王春孝等头目被捕杀。我家族7门、8门等参与者多人纷纷外逃隐藏。
“走之旁” 7门先祖纷纷外藏
因为8世祖马远爷曾参与王春孝“登基”而马氏家族获罪,按理要灭族,但由于四世祖马聪曾任曹州知府,在任为官清正爱民,门生故吏众多周旋,判只抄本支,不诛连九族。8世祖马远、马述、马遴、马迈、马追、马遵、马遂等“带走之旁” 的堂兄弟及后人等纷纷外逃藏匿、各奔四方,少数未来的及逃脱者被杀。
官府到曹州府马常寨村缉拿马远近亲,马远后人11世祖星祥爷被二门世隆爷后人推到旱井得以活命,子孙繁衍至今600多人居住在老家马常寨。马遴后人从曹州府李隅首外迁城东马家屯后改大马庄,目前人口已发展到1800多人。马远后人10世祖三强、三仕、三俊以打锅为记向北外迁。马迈、马追后人向西外迁濮阳。马遵、马遂后人向东外迁济宁泗水。马远后人11世祖星桂爷携子向南外迁。(后知先迁河马洼,又迁南阳)。
2013年清明节前夕,外迁到濮阳市梁庄乡马楼村、400多年一直未联系的马迈、马追后人马全仓、马宜品、马铁锋等从网上知道“开濮曹徐马氏五门联谱”,带着谱本来马常寨祖庙接续家谱,问他们为什么这么些年不来祭祖续谱,所说也是前人获罪,怕受牵连,代代相传不让回老家。且他们的谱本分两套,一是家传,一套对外公开,公开的故意把马常寨写成常马寨,二世祖贵宝爷祖茔在白虎集写成白狐集。从马楼家谱知,大清初年,马迈、马追后人认为大清统一中原相安无事,准备回老家来,正巧碰到邓飞虎造反又牵连马家,他们不敢去老家马常寨,兄弟2人便分居曹州府杨营和城南武寺居住。
2012年底,北京市马福建打来电话,说从网上看到五门联谱事宜,便告知老家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马刘营村,据他们老人介绍,马刘营村马氏家族是从濮州河马洼迁来的,立有碑记,清初他们曾经来曹州寻亲接续家谱,可以未果。2014年8月来马常寨祖庙接续联谱。
2012年10月,外迁河南省延津、封丘的10世祖三强、三仕、三俊马氏宗亲,在马玉波宗亲奔波在外10多年寻亲终于找到源流,凭打锅马接续联谱。
“河蟆洼”传说
王春孝“造反”事件发生后,曹州知府后人、11世祖马公讳星桂爷,带领子12马剑外迁到濮州“河蟆洼村”临时居住,低调生活,为邓家人扛活。
河蟆洼村古地名,地点在今天的七里河北岸,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老邓庄村南,据邓庄村93岁老人回忆,“河蟆洼村”是清初的村名,邓家人称“南洼”,何家人称“何洼”,马家人称“马洼”, 外姓人又称“何马洼”。因为这里地势低洼,夏季常常大雨,村内存水严重,河蟆叫声一片,故又称“河蟆洼”。清初,老邓庄村“邓飞虎”造反,牵连马家、何家,两姓外迁,据邓家人介绍说马家举家向南外迁河南。村庄消失,两家人土地被大清没收,后邓家买回,称“五顷回”,解放后,改叫“官花园”,现在此地归省市花木研究所管理,成为菏泽市的花木良种试验基地。
得知南阳宛城区红泥湾镇马刘营村马氏从“河蟆洼”村外迁后,三门祖庙专门派人多寻找“河蟆洼”村,马敬奎三次去邓庄了解情况,第一次去调查发现邓庄人有顾虑,不配合什么也不说。第二次找人打听,只听邓庄老人讲明末确实有何家人、马常寨马姓人在邓庄村南买地居住,村南地势低洼,雨水大的年份常常淹没庄稼,后马姓、何姓外迁,村庄消失,地被大清没收,村庄叫“五顷回”。第三次马敬奎找到西邓庄朋友和支部书记彻夜闲聊,打破了邓庄人的顾虑,他们害怕马姓人给他们要地,终于得到实情。老支书还带领我们去“河蟆洼”村大体位置,保管家谱的邓姓老人才告诉我们,七里河是天然河,听老辈相传清初村南有个我们邓庄的外庄,在河北岸住着三户人家,邓、何、马家,他们称 “南洼”,何家人称“何洼”,马家人称“马洼”, 外姓人又称“何马洼”。邓家造反牵连何家、马家,马姓、何姓两家举家连夜外迁,房屋、土地、耕牛全都留下。土地被大清没收,称“五顷回”。东西被邓庄人分拿,慢慢地这个村庄消失。后来,土地又被邓庄人买回。
“马老七”双手举井台
飞兴后人、10世祖马公讳凤台,兄弟7人,凤台最少,人称“马老七”。自幼习武,力大无穷,擅长使枪。其祖从老家马常寨迁到祖庙西南10里徐马庄村(今牡丹区高庄镇袁崮堆行政村徐马庄自然村),不出五服,多和老家6门、7门堂兄弟一同习武健身,按辈分是曹州府吴油坊村吴御史吴允中“七舅”。
初春一日,兄弟几人正在村西练武,过来两辆太平车,拉着石器从北向南走,刚过村头赶车人便把车停下来找水喝,好奇心特强的凤台和小伙伴走到车前向上观看车内是什么东西,见是一些汉白玉井台和石雕栏杆(古时凿井铺在井四周地面上的叫井台,围在井四周的叫井栏杆),这些石器选料考究,精雕细刻,花纹细腻,相比于他们天天练武用的石碌蝳好看多了,纷纷赞不绝口。喝完水正要继续赶路的驾车人看到几个小毛孩把车围住,不耐烦的说:“起!起!起!别耽误我们赶路,看什么看!有本事搬下来送给你们。”凤台一听,走到车前一拱手对赶车人说:“师傅,要不让我们试试,”赶车人知道一块井台五、六百斤重,至少两个人才抬上车,便瞄了一眼正在施礼的年轻人,不屑一顾地说:“你要举起来一块井台,这些东西全部送给你们。”说着仍然向前赶车。小伙伴们跟在一旁帮腔,要求试一试,凤台上前一手抓住牛笼头,赶车人没有办法,就让两个伙计从车上抬下井台放在地上,凤台紧紧腰带,一跺脚,双手扣住井台两边,大呼一声,就轻轻地把一块井台举过了头顶。赶车人一看玩笑开大了,连忙跪在凤台前说:“少爷,我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是给您开玩笑的,您别在意,这些东西是送给吴老爷的,我们丢不起。”凤台问他哪个吴老爷,赶车人连忙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原来曹州府吴油坊吴御史家凿井,他们是从京城给御史老爷送井台和井栏杆来的。赶车人说:“要是留下,回去后,吴老爷不把我们打死。”凤台一听是吴御史,哈哈大笑说:“没事,我是他七舅,你回去报告吴老爷,就说马老爷把井台留下了,凤台家正好也凿井。”赶车人执拗不过,卸下井台和栏杆走了。
一枪扎伤18条人
飞兴后人、10世祖马公讳凤台少时习武,性格倔强,不屈人下。村东有一条通往濮州临濮集大路,濮州临濮集是曹州府北方四大明集,滨临黄河,有12道街,马凤台赶集常路过柳洼村(今鄄城县临濮镇柳洼村)。盛夏一日,凤台骑马提枪赶集走到柳洼村西,酷热难耐,看见一绿油油的瓜田,便上前准备卖瓜,纳凉解渴。柳洼村西瓜酥甜可口是明朝贡品,且个头大,据说一个太平车只能装下两个西瓜。凤台说要买个西瓜,看瓜人说:“我们的瓜不卖!”凤台纳闷:“奇怪了,还有给钱不卖的,”看瓜人又说:“给钱也不买,我们的瓜是送给皇宫的。”凤台以为他们瞎说,故意不卖给他,就顺手摘了一个大瓜,用手掰开就吃。看瓜人二话没说,上前一脚把凤台踢了个趔趄,凤台觉着没经人家同意就摘瓜自己理亏,便抱拳作揖说:“对不起,大哥,我吃瓜付钱。”看瓜人不依不饶,大声喝道:“这是皇供,你竟敢如此无礼,我让官府抓你。”凤台扔下铜钱,提枪要走,看瓜人手拿躺镰(古时一种钩镰刀)喊来兄弟拦住凤台,凤台一边讲理,一边准备上马走开,看瓜人气势汹汹非要捉拿凤台见官,看瓜人兄弟6人都举着躺镰要凤台就擒,说着挥镰上前,吆喝着:“让你小子尝尝我们柳家的刀法厉害!”凤台没法只好提枪应付,“马老七也不是好惹的,看看我们马家的枪法,”没大的功夫,自己使的长枪由于是白蜡杆,连同枪杆被削成几段,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转身寻个破绽,打马回家。
自从这次丢手以后,好胜心强的马凤台心中一直闷闷不乐,一门心思想找到枪破刀的办法。三日后,大哥和武师正在大堂切切私下议论破刀法,不想这一切都被门外的凤台听得一清二楚。一个多时辰,正在堂屋吃饭的大哥和武师听着声音不对,连忙出来派人询问凤台干什么去了,刚出堂屋,只见凤台把几把躺镰向地上一撂,说:“破了他们的刀法,真爽快!他们还不是我马老七的对手!”大哥凤第一看满身血迹的凤台,就知道到出大事了,连忙喝住凤台问究竟,才知道凤台和二弟、三弟、四弟、五弟及老家马常寨的堂兄弟去柳洼报仇了,用它们刚才所说的枪破刀法,把枪杆包上铁皮,半个时辰的功夫用枪就放到了18个人。大哥凤第知道官府很快要来抓人,赶快让家人打点衣服和细软让兄弟们外出逃命。马老七说:“不用怕,好汉做事好汉当。”凤台至死不走,老二外迁单县,老三外迁曹县,老四外迁单县,老五外迁昆山(一直到现在未找到他们的后人)。凤台和大哥凤第、六哥凤阁及家族后人多人很快被投进曹州府大牢。多亏嫁给苏御史、吴御史的两位老姑奶奶保驾,只羁押马凤台本人,家族其他人得以出狱。据说,当时,两位老姑奶奶先让丫鬟到曹州府大牢给娘家侄送饭,安排丫鬟先给狱卒讲道理,纵然死罪也得让家人看看和送饭吃,若不让,就把皇帝赐予的盛饭罐子摔在大牢门前。丫鬟照做,狱卒一看御赐吓得不轻。接着,老姑奶奶穿上诰命服,打轿到曹州府求情,最终族人得到保释。
“ 傻进士”马兰凌
飞兴17代孙、曹州知府马聪后人马兰凌,出身武术世家,今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马常寨人。其父马公讳修能大清武德骑尉,(武信骑尉、武略骑尉、武德骑尉这三个都是清武职官员的封号。武德骑尉,武职正五品封赠,从五品为武德佐骑尉;武略骑尉,武职正六品封赠,从六品为武略佐骑尉;武信骑尉,武职正七品封赠,从七品为武信佐骑尉。)
庚子年1840年,马兰凌、和堂弟兰茳两人科大清武举,辛丑年1841年,兰凌科大清武进士,候选守府(详见清光绪6年《新版菏泽县志》257页),道光20年(1840年)皇封兰凌镇守紫禁城午门官,其弟兰溪封武信骑尉,其堂弟兰茳皇封实印千总。
候选守府就是官职,多为武举人出身。武举人是科举时代,武乡试及第者。武举人及第后即可接受朝廷任命,成为武将。任职多为候选守府一职。
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称“武进士”。以清代为例,在乡试文科举行之后的两个月,即于同年十月开武科乡试。其内容分内、外两场。外场试学射、步射、技勇等,内场默写武经。在实施过程中是以外场为主。会试也有武科,于乡试武试的同年九月举行。各省的武举人参加,其考试的内容与乡试武试同。主试武试名额无定员,临时根据外场合格情况请旨定夺。通过会试的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武贡土在复试之后参加殿试。殿试可分为三日:第一日试马步箭,第二日试弓刀石,第三日带领引见,等侯钦定甲第。武进士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三甲: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在午门任职2年,马兰凌为官清正,忠厚诚实,性格倔强,宁折不弯,不善于曲意逢迎,看不惯清廷腐败,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认为在外尽忠不能在家尽孝,要求辞官回家,初没被应允。1843年调任皇宫门官,任职不到2年,看到内宫腐败不堪,坚决请辞。提督说:“如此肥差不愿干,回你曹州任守备去吧。”
1845年,马兰凌退职回家伺奉老人,曹州知府听说后,打轿到马常寨拜访,一看武进士家一贫如洗,什么也没有。颇有心计的知府大人回到府衙后,隔三叉五对下属降职或辞退,并说:“辞退你们自有道理,托北乡了马年兄(指马兰凌)说和求情也白搭。”官场混得人何止聪明!被降职辞退的官员纷纷拿礼到兰凌家央求去给他们说情,希望官复原职。一段时间,马兰凌家门庭若市,来举荐者、说情者络绎不绝。一年后,知府大人再来拜访马兰凌,看到其家仍然如旧,没有大的改观,笑着说:“马年兄,忙乎了一年,留着钱也不治顷地啊?”言外之意是许多人找你没少给你送礼吧。马兰凌知道话中有话,急忙说:“求我的事情,我都给他们办了,但礼单退回,一文钱也没收。朋友之交淡如水,人家刚免了官,我怎么能趁人之危啊!”知府一听说:“唉!马年兄,你真是个傻进士,”从此马兰凌落个“傻进士”称号。从此,马兰凌在家一心孝敬父母,参与劳动,培育后人,和睦相邻,享年89岁。
“马车拱” 马廷勤
飞兴18代孙马廷勤,贵宝爷后裔,中六门、少九门四四,今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马常寨人。自幼酷爱武术,遍访名师拳友,练就一身好功夫,力大无穷。
据传说,一日正午,马廷勤在村内关帝庙内小憩,不多时进入梦乡,“起!起!起!给我看看病,”正在梦酣的马廷勤听到异样的声音,他连忙起来看看,没有任何人在身边,以为发癔症,接着又睡了。还入未梦乡,又听到刚才一样的声音,马廷勤又起来,看看还是没有人。刚一入睡,又听到声音说:“这么大架子,我身上有个疮,给我治治。”马廷勤觉着奇怪了,慌忙起来,在殿内转了转,发现关老爷塑像腋下有个大马蜂窝,马廷勤猛然醒悟了,原来是关老爷在叫他。马廷勤赶忙脱掉自己的褂子,跑到门外大坑,用水一湿,展开衣服,走到关老爷塑像后朝马蜂窝一捂,连根把碗口大的马蜂窝端了。接着用自己的衣服把塑像擦的干干净净。马廷勤放心的去睡觉了,梦到关老爷托梦与他:“给你官你不会当,给你钱你守不住,就给你一点指力吗。”廷勤醒来一看关老爷的指头上面有个坑,从此廷勤功力大增。
一年麦收季节,三个牛拉着装了满满的一车子麦子的四轮太平车到达打麦场上,6、7个青年为了图省事,想一起把麦子掀翻掉,可是他们使出浑身力气,也没有奈何太平车动弹,个个累的汗流浃背。马廷勤走过来说:“你们都闪开,让我试一试把它弄翻。”说着,马廷勤钻到太平车底下,大吼一声,再看车上的麦子朝一边倒去,太平车应声而翻个底朝天,围观者、过路人齐声叫好,从此,马廷勤落了个“马车拱”的绰号。
曹州“好汉街”由来
初夏一天,马廷勤早起来从老家推着独轮车到曹州府卖劈柴,走了一个多时辰到达菏泽县城老一中正南街上(原红卫照相馆附近),刚把车子放好,过来一个青年说:“乡下人,这柴火我要了,”说着就过来几个人三下五除二把车上的劈柴全部卸下来,拉走了。马廷勤向那个青年要钱,谁知这青年翻脸不认人,耍无赖说:“谁拉你劈柴了,找谁要钱去,我又没拉,凭什么给你钱!”马廷勤知道遇到了无赖,不停地给他讲理,谁知一会又跑过来6、7小混的,二话不说上来就朝打,马廷勤耐着性子,不与他们还手,一直推倒街边。附近卖秫秸的老汉认识马廷勤,护着他说:“你的功夫干啥去了,停着挨打。”马廷勤急了,两手将街边一碗口粗的枣树一扣,大喊一声,连根将其拔起,那几个无赖呆了,吓得四处逃散。马廷勤惦着枣树在街上来回走了3、4趟,找他的劈柴。不一会来了几个街面老者,对他说:“算了吧,劈柴早被他们转移走了,你真是一位好汉!”从此以后,这条街开始叫“好汉街”,后转音成 “好善街”。
马登瀛石磙“打水”
飞兴19代孙马登瀛是马兰凌之孙,清朝1883年的武举,自幼习武,善用大刀,力大无穷,双手使用120斤大刀轻松自如,武艺超凡,在当地威望极高。一日,从临濮集回家路过王庄的马登瀛,口渴难忍,走到一打麦场,见一老者正在从井中打水,便上前要水喝,老者见他五大三粗,满头大汗,因为没有瓢,老者怕弄脏了水桶里的水,故意为难不让他喝,登瀛再三求告,老者置之不理也不同意,挑起水就走,并放言说:“有本事往石磙腰的里喝去。”“用石磙腰的怎么喝?”没有喝上水的马登瀛越想越生气,不让喝水便罢,为什么还奚落他一番。登瀛也决定嬉弄嬉弄他们,你不是让我用石磙腰的喝吗,我就用石磙打水。于是走到打麦场看到有几个石磙,便把其中三个石磙推过来,头顶头悬着罩住了井口,回家去啦。
再回来打水的老者一看三个石磙盖着井口,知道事情不妙,连忙汇报给村里正,能把三个石磙顶头罩住井口非一般人所做,里正一问情况和那人长相,知道肯定是马登瀛所为,急忙和几个问事人赶往马常寨道歉,并央求登瀛去搬开石磙。在族长要求下,马登瀛跟着他们又回到打麦场,人们都寻思着看看他怎样挪开三个石磙,只见马登瀛走到井口,一手扣住一个石磙的磙腰,再用一只脚瞪住第三个石磙,大吼一声,三个石磙向三个方向离去2米多,散开了井口。从此马登瀛得了一个“大力士”绰号。
割股事母孝子马凤
飞兴8代孙马凤,菏泽市牡丹区城内双井街人,御封钦点孝子。巡抚明文:孝子马凤之第,山东兖州府曹州知州宋标,同知李珻,判官张澍、任继贤,吏目董大源,儒学学政高进,儒学训导朱应元、梁明、董源,大明嘉靖14年10月17日立。清光绪六年《新版菏泽县志》354页载:“马凤,南隅民,割肉事母,嘉靖初,直指表其闾,郡人题石于墓。”(墓碑现在菏泽市牡丹区万福办事处杨营家庙)。
我青州知府飞兴公之8代孙马凤,其祖父母每年赴东岳泰山焚香,因年老其孙为老人便于焚香,在菏泽市石人东街东南角,原马氏宅基地自费于嘉靖9年岁次庚寅(公元1530年)建筑泰山庙一间,内塑泰山奶奶神像和二位童子像,东西山墙绘有伯益叔齐兄弟二人夜逃首阳山、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等百孝图。书有建庙立碑移碑时志。嘉靖14年曹州知州奉命为孝子马凤立功德碑于庙前,因此曰“孝子庙”。万历10年洪水后,将孝子碑移立曹州城南关外马凤公墓前。1958年破四旧,“孝子庙”拆除,孝子碑遗失。1984年新修曹州路时,从地下掘出,运至堤内马庄。1992年族众商议将孝子碑移立杨营村马氏祖庙。1993年23代孙马景元用汽车自费购买松柏树和孝子碑运至杨营村马氏祖庙,当年清明树碑于庙厦东侧,植松柏树满院,绿化成林,功在敬祖,德垂青史,流芳百世,汇集后人。
“铁李马”传说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家族满门抄斩。
据濮阳市梨园乡朱二寨《铁马氏家谱》载:铁铉后人有兄弟两人在仆人帮助下,得以逃脱,奔赴开州,一改马姓,一改李姓。一世祖铁玄,二世福安、康安,三---六世失讳,七世马崇太,八世马如蛟、马如龙。传说铁玄后人荣宝公为飞兴义子,住济宁州,《铁马氏家谱》未记载,不足信。但铁马和我们飞兴一家关系非同一般,飞兴家族修庙、续谱,铁马氏每次都参与,常抬供来祭祀,并资助钱粮。濮阳市梨园乡朱二寨附近李姓和马姓一家,虽异姓,但都是铁玄后裔。
作者:
书海美猴
时间:
2015-3-2 06:24
赞一个。
作者:
书海美猴
时间:
2015-3-2 06:24
赞一个。
欢迎光临 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https://zhmsy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