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标题:
马鹤凌马鹤凌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玉彪
时间:
2015-3-14 14:46
标题:
马鹤凌马鹤凌
马鹤凌马鹤凌(19
马鹤凌
马鹤凌(
1920年
11月-
2005年
11月1日),
祖籍
湖南
湘潭县
白石铺乡
马家堰
潭口村。上世纪30年代,在
南岳衡山
脚下的湖南
岳云中学
就读6年。后考入
中央大学
(今
南京大学
),早年曾当过
蒋介石
的侍卫官,后来在
蒋经国
的“救国团”任职。后任
国民党
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退休后创办了“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
中文名马鹤凌
外文名Mǎ Hèlíng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湖南
湘潭县
白石铺乡
马家堰
潭口村
出生日期1920年11月
逝世日期2005年11月
职 业
侍卫官
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
毕业院校
中央大学
(
南京大学
)
主要成就创办了“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
父 亲
马立安
子 女
马英九
马以南
马乃西马冰如
马莉君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人物家庭
3
遗嘱
1人物生平
编辑
马鹤凌(1920~2005),
出生于
湖南
省
湘潭
县,其父
马立安
曾开铸铁锅厂。
1926年,其父
马立安
逝世,得
刘岳峙
资助,举家迁往衡山县(衡东县三樟乡新湖村),马鹤凌就读三樟乡油麻完小。
孤寡母亲带领子女们相依为命,度日维艰,后来在国民党政府湖南省军法处长马敬先生(
马立安
的堂弟,同为衡东县德圳乡马家垅族人)的资助下,举家迁往衡山县城白石巷2号居住(此事一直铭心刻骨在马鹤凌先生的心中),才渡过艰难。
1935年2月至1940年12月,在
岳云中学
初45班、高23班就读,成绩优异,酷爱体育,曾任校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队长,初二时夺得省运会万米长跑冠军,后在省、市运动会上多次获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10000米长短跑冠军。
1941年考入重庆南温泉中央政治大学第11期,1944年从军,曾任
蒋介石
侍卫官,后在
蒋经国
的“救国团”任中校。
1949年去香港,1951年秋去台湾,历任国民党
阳明山
党部书记、
台北市
党部第二组和第三组组长、公路党部设计委员、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秘书、知识青年党部书记长、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第四组主任、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委员、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92年退休,筹组“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及全球12个重要地区总会,期盼两岸团结合作,以高度的同胞爱化解两岸敌意。
1995年5月,偕夫人
秦厚修
、女儿、女婿一行回大陆走访省亲。
2005年4月,组团到马氏祖源地
河北省邯郸
寻根祭祖。
为纪念
岳云中学
原体育主任
杨一南
先生,捐赠1万美元设立“一南体育奖学基金”。并设立
何炳麟
奖学基金,联络部分旅台校友,寄来数百万台币,以振兴校誉、嘉惠青年学子。
精勤奋进,刚直不阿,善于演讲,口若悬河。
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
,诗词、书法造诣颇深,创作诗词1000多首,与海内外诗友瑶草惠赐,交往甚密,享誉台、港、澳及泰国、新加坡等地。
2005年11月1日晚7时15分病逝台北国泰医院,享年86岁。
育有四女一子,子
马英九
,台湾地区
领导人
。
(据《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年出版)
马鹤凌在湖南私立
岳云中学
从初中到高中肄业,一共6年,在校时曾深受校
马鹤凌年轻时
体育主任
杨一南
老师的教诲,一年之后,在长沙市一次比赛中获得800米田径赛第2名;两年后,成为湖南参加全国运动会的成绩最好的10000米长跑选手;三年之后,在母校校庆运动会的一天之内,又获400米、800米、1500米和10000米4项第一。五年和七年之后,再在湖南全省运动会和“政大”运动会中获得4个第一。当时,湖南出席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选手,多数都是
岳云中学
的学生,而赢得“北有南开,南有岳云”的美誉。自此以后,马鹤凌养成了持续不断的晨跑习惯,几十年都是如此,到了晚年仍然爱好体育运动。他对体育的爱好,也深深地影响着家人。儿子
马英九
小时候,父亲马鹤凌每天早晨带着儿子跑步。结果,
马英九
也拥有了一副强健的体格,成为了以晨跑作为日常
健身运动
的杰出政务官员。马鹤凌为纪念老师教导有方,不忘师恩,曾分期捐赠1万美金给
湖南省岳云中学
设立一南体育奖学基金。并亲自撰写了《
岳云中学
一南体育奖金缘起》一文,表达他对岳云母校和
杨一南
恩师的感谢之心。并希望母校发扬光大重视体育的精神,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国家建设,早日实现中国富强统一和世界永久和平的理想。正如他赠送给母校的楹联曰:
岳峙
南天,万千桃李兴中国;
云飞四海,十亿炎黄进
大同
。
马鹤凌原偏向数理化,决心学工科。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了
孙中山
理论体系专著,于是改变了他的一生,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马鹤凌在政治大学第11期法政系毕业,他为人精勤奋进,刚直不阿,善于演讲,口若悬河。他又是一位诗人,喜爱撰写旧体诗词联语。他早年曾任
蒋介石
侍卫官。1948年到台湾,曾任国民党阴明山党部书记,国民党
台北市
党部第2组、第3组组长,国民党公路党部设计
马鹤凌葬礼
委员,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秘书,国民党知识青年党部书记长,台湾当局“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第四组主任等职位。1981年5月至1986年4月任国民党
台北市
党部副主任委员。1986年任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在台湾政界任职40余年,于1992年退休。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组织“中华四海同心会”,并担任主任委员。
马鹤凌早年曾任
蒋介石
的侍卫官。抗战后期,又在
蒋经国
的“救国团”任职。抗战胜利后,为处理
日本
受降,马鹤凌又在
蒋经国
指挥下,到各沦陷区负责“接收”工作。
年轻时的马鹤凌,颇有侠义之风。抗战胜利后,他曾回到老家湖南衡山(衡东县三樟乡新湖村),召集家中佃农,一把火焚毁了佃农们历年积欠的粮租契约。没想到,善心终得善报,1949年湖南解放后,马家虽遭
土改运动
的批斗,但马家佃农为了报恩,竟然趁着黑夜,释放了已经被拘押的马鹤凌的母亲
向敦
。
向敦
老人逃出湖南后,即转道前往香港。此时的马鹤凌已随国民党败走台湾,得知母亲抵达香港,又带着妻女赴港,与老母亲团聚。正是在港短暂居住期间,
马英九
也恰好于1950年7月13日,在香港
广华医院
出生。
1951年,马鹤凌举家从香港再赴台湾。此后,马鹤凌曾出任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和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虽然因为性格耿直,始终都是“副职”,不过马鹤凌也算是国民党内的高级干部了。
马鹤凌1948年阔别家乡,旅居台湾。他虽人在台湾,但仍然思念着家乡,挂念着亲人,总想有一天回到故乡再见到亲人,亲自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祭扫陵墓,以表达其孝顺之心。1974年前后,马鹤凌就嘱托女儿马以南从美国给外甥
刘肇礼
写信,询问家乡和亲人的情况。
刘肇礼
收到他们的来信后,欣喜万分,随即将家乡的变化和亲人们的情况,详细地写信告诉了舅父马鹤凌,同时也把自己在乡间村野行医的事作了说明。此后,
刘肇礼
还陆续给舅父马鹤凌寄去了一些工作照片和生活照片。1989年,台湾电影导演凌峰来大陆摄制“
八千里路云和月
”影片,该片中摄有马鹤凌外甥
刘肇礼
从医的状况和家人的生活片段以及家乡的田园风光。马鹤凌在荧屏上看到这些情况以后,激动万分,甚至于在那段时间里一连看了37次。特别给外甥
刘肇礼
写了一封信,还随即写下一首诗,将诗随信寄去。诗中曰:“割别家园四十年,乍观录影七情煎,孤儿
卓立
谁呵护,节妇余生孰爱怜。庐墓已为衰草蚀,江乡犹共古槐眠。临安未
许歌
归去,老泪纵横感万千。”其中“庐墓已为衰草蚀”一句,指其父亲
马立安
的墓地,四十多年未去祭扫了。他还在信中说:“己已岁末,得家园录影,目观礼儿劫后儒医生涯,云妹苦节四十年,仍能步行扫墓,慰甚!唯多年怀念之故居,已仅存基石数方。先严之墓园,亦有墓无园矣!至见云妹频抚孤立江干之古槐,不禁大恸,缀此以志此生憾事。”
1991年9月28日,马鹤凌的外甥
刘肇礼
和母亲
马元英
赴台探亲。当飞机平稳地停在台湾桃
儿子马英九
园机场时,马鹤凌早已在那儿等候。一见到妹妹
马元英
,马鹤凌便一下握住她的手,痛哭失声,久久不能自抑。
马鹤凌多次对妹妹
马元英
(
刘岳峙
儿媳)和外甥讲,他如能回到家乡去,一定要对
湖南
的乡土建设,文化经济方面的建设作些调查了解。并相信海外华人回归故乡促进家乡地方建设,达到中国富强统一,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1995年5月19日,马鹤凌一行16人由台北飞
香港
转飞
南京
。这是他离开大陆40多年后,第一次回到大陆。他由重庆回到湖南
长沙
,受到省、市领导的热烈欢迎。在欢宴上省政府秘书长代表省政府赠给马鹤凌一幅由名画师绘制的“张家界风光山水画”,盛意感人。回到台湾后,马鹤凌撰写了:“剑岫云烟游子梦;板桥松石故园心。”对联配于画幅的两侧,悬之中堂,以慰乡思。
马鹤凌特别重视家教。先祖
马援
的家训名作《万里还书诫兄子》,被历代马氏宗族族人铭记在心,并作为家教的典范,马鹤凌也不例外,他作青年辅导工作30余年,认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一生影响最大、最深,负有“奠基”与“主导”的责任。马鹤凌以“孝、友、贤、良和确立人生理想”为准则,提出了以“认清环境、了解自我、慎选目标、力行计划”四句话为纲目来训导子女。
马鹤凌有一子四女,儿子
马英九
,女儿
马以南
、马乃西、马冰如和
马莉君
。子女们留学美国多年,都恪守家规,以孝友贤良互勉。子女们也都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也都非常重视对后代的中文教育,他们以
中华儿女
享有的中华文化为荣。女儿们曾一直担任中文学校的义务教师。
马鹤凌曾任“台湾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主席,“中国三民主义协进会理事长”,台湾马氏宗亲总会总会长。他十分关注和支持中国的统一,他常以
江泽民
的老师
顾毓琇
赠给他的对
马鹤凌像
联“和平统一兴中华,天下为公进大同”自勉。他表示要在有生之年,于“诚正修齐”之余,仍要为“治平”志业尽一份心力。他认为只有两岸统一起来,才能更加富强。只有为自己的家园创造财富,才最有意义,心中才充实。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马鹤凌不顾年老,奔忙于大洋彼岸,赴各地演讲数十场,联络华人中的专家学者。早在1993年7月,在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成立大会上,马鹤凌就被推选为理事长。1998年,他获悉大陆遭受到严重水灾的消息后,立即召集身边的至亲好友,捐赠了新台币100万元给湖南省,以表深切的慰问。
2004年3月初,台湾举行大选前夕,马鹤凌电告在
湘潭
的家属:为了反对
陈水扁
的“公投”和“台独”,他已在月初向全
台湾岛
的马姓族人发出了呼吁信,号召所有的马姓同胞联合起来,投好关键的一票,选举出有利于台湾和平与稳定的
领导人
,此举得到了马姓人士的大力响应与支持。他所做出的努力,表达了大多数老一代国民党元老的心声:反对台独,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2004年8月,第三届世界华人马氏宗亲恳亲大会在
马来西亚
首都
吉隆坡
召开。率团参加大会的马鹤凌老先生知道汉人马氏祖源地在河北省
邯郸
时,马上表态,他要组团到马氏祖源地河北省邯郸寻根祭祖。在
中国文物学会
会馆专业委员会汤锦程、马善田、蔺朝国等有关人士努力下,2005年清明节前后,马鹤凌老先生梦想成真。此举,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2005年11月1日,马鹤凌老先生病逝,享年86岁。
2人物家庭
编辑
父亲
马立安
母
全家福
亲向敦
弟弟马延龄
妹妹
马云英
妻子
秦厚修
儿子
马英九
女儿
马以南
、马乃西、马冰如和
马莉君
3遗嘱
编辑
余生逢乱世,七岁失怙,在家忧国难中成长,幸有我父遗泽、我母德教
马鹤凌骨灰坛
与师友恩义之引导匡持,七十余年来,尚知自勉,仰事俯畜无亏。
大局丕变,率家来台,历尽艰险,得以目睹我母晚年安乐,以八三高龄在儿孙孝敬中寿终内寝;四女旅美、孝友贤良,婚姻美满,子女上进,并义务教授中文多年,为亲友所称道;我儿英九潜心学养,有九思之德,九如之身,九经之志,立身行道,国人期许方殷,此乃余此生最大安慰。
惟为兴革治平,梦想风驰五十年,冒险犯难,奋不顾身,徒劳无功;叩阙
陈辞
,不断建言中枢,力行
中山
遗训、遗嘱,策动党人,「为民前锋」,「唤起民众,共同奋斗」,「迎头赶上民主先进国家」,「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如此要务,乃竟不为主其事者重视,以致国人至今不知自主,而为谎言欺骗,暴力威胁,利益收买,终为奸宄所乘,陷入当前政治混乱、
经济崩溃
、社会沉沦、民不聊生之悲惨局面,此乃余此生最大遗憾!
幸退休後,有自由之身,奔号海内外,结志同道合之士,筹开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八届;筹组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及全球十二重要地区总会,推广开创华人和平建设世纪之理念与构想。主张我两岸政要正视汉满融合、中蒙并存史实,在国内化独渐统,团结合作,全面振兴;在国际化敌为友,协和欧美,共进大同。十二年来,锲而不舍,反覆论证弘扬,已见成效。此乃天下国家必由是而治之大道,继续努力,必能救国救世。
惟余今年已年逾八旬,且有痼疾在身,自知朝不保夕,特立遗嘱,寄望我儿英九继志述事,适时全力以赴。会内同仁随余义务工作十二年,各总会发起人皆热爱国家民族与世界人类之志士仁人,均应争取合作,以收众志成城之效。
至余之後事,务必从简,不发讣文、开吊、劳动亲友,登报周知、火葬我母墓旁即可。遗著梦想风驰文选及吟草,可供同道参考欣赏。世乱方殷,人生苦短,此愿得酬,亦无憾矣!
马鹤凌的骨灰坛题有“
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
”、“
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
”两句话。
马鹤凌教诲后人留言“
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
欢迎光临 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https://zhmsy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