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服君赵奢之前有马姓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2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9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马玉彪 于 2015-9-26 08:40 编辑

马服君赵奢之前有马姓
现代马姓以马服君赵奢为得姓祖,但马服君赵奢之前已有马姓,周本纪第四中的马犯即其中之一:
周本纪第四
  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乃谓梁王曰:「周王病若死,则犯必死矣。犯请以九鼎自入於王,王受九鼎而图犯。」梁王曰:「善。」遂与之卒,言戍周。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秦果出兵。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犯请後可而复之。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後举事且不信。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梁王曰:「善。」遂使城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2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95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8:3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玉彪 于 2015-9-26 08:37 编辑

   2010-06-01 09:08 星期二
二十四、关于东周第二十五任帝王姬廷

赧王春秋

概述

赧王姬延是慎靓王的儿子。在位五十九年(公元前314年一前256)。谥“赧王”。赧王死后葬于牵水北岸(陕西省陇县。另一说葬于湖南省岳阳县)。
姬延是东周的最后一位帝王,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
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史记.周本记第四》)。
这是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仿佛“赧王”与“王赧”二字左右一换,周王室的身份就矮了一截。王赧不知道是不是听说张仪要攻打韩国的新城、宜阳,然后兵临东(河南省巩县)、西(洛阳市孟津县)二周公国都城的风声。他把成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都城迁徙到西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周考王十五年,由考王封给他弟弟姬揭)。按照唐朝张守节《史记•正义》的说法:“王赧徙成周,西从王城西周武公居焉(意思是同西周武公居在一起)。”这句话没有把地理方位说准确,应该是周赧王从成周洛阳西迁到河南西周武公所居的都城。
在《史记•正义》中还有一个层面的解释说:即使周赧王、西周武公二人同时入主河南王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实际上三周(洛阳、孟津县平乐镇、河南省巩县)即东、西两个诸侯国,一个王朝,可名义上仍然保留着周王、西周公、东周公三位君主。这是张守节的观点。接着司马迁是这样说的: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毋适立。司马翦谓楚王曰:“不如以地资公子咎,为请太子。”左成曰:“不可。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疏于周也。不如请周君孰欲立,以微告翦,翦请令楚之以地。”果立公子咎为太子。
八年,秦攻宜阳,楚救之。而楚以周为秦故,将伐之。苏代为周说楚王曰:“何以周为秦之祸也?言周之为秦甚于楚者,欲令周入秦也,故谓‘周秦’也。周知其不可解,必入于秦,此为秦取周之精者也。为王计者,周于秦因善之,不于秦亦言善之,以疏之于秦。周绝于秦,必入于郢矣。”
秦借道两周之间,将以伐韩,周恐借之畏于韩,不借畏于秦。史厌谓周君曰:“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之敢绝周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质使之楚’?秦必疑楚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也,周不敢不受’。秦必无辞而令周不受,是受地于韩而听于秦。”
秦召西周君,西周君恶往,故令人谓韩王曰:“秦召西周君,将以使攻王之南阳也,王何不出兵于南阳?周君将以为辞于秦。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逾河而攻南阳矣。”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说韩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王赧谓成君。楚围雍氏,韩徵甲与粟于东周,东周君恐,召苏代而告之。代曰:“君何患于是。臣能使韩毋徵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曰:“子苟能,请以国听子。”代见韩相国曰:“楚围雍氏,期三月也,今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今相国乃徵甲与粟于周,是告楚病也。”韩相国曰:“善。使者已行矣。”五代曰:“何不与周高都?”韩相国大怒曰:“吾毋徵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故与周高都也?”代曰:“与周高都,是周折而入于韩也,秦闻之必大怒忿周,即不通周使,是以弊高都得完周也。曷为不与?”相国曰:“善。”果与周高都。
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搤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
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乃谓梁王曰:“周王病若死,则犯必死矣。犯请以九鼎自入于王,王受九鼎而图犯。”梁王曰:“善。”遂与之卒,言戍周。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秦果出兵。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犯请后可而复之。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后举事且不信。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梁王曰:“善。”遂使城周。
四十五年,周君之秦客谓周曰:“公不若誉秦王之孝,因以应为太后养地,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交善,周君必以为公功。交恶,劝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秦攻周,而周冣谓秦王曰:“为王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合天下于齐,则秦不王矣。天下欲弊秦,劝王攻周。秦与天下弊,则令不行矣。”
五十八年,三晋距秦。周令其相国之秦,以秦之轻也,还其行。客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急见秦王曰‘请为王听东方之变’,秦王必重公。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齐重,则固有周聚以收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秦信周,发兵攻三晋。
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单心}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史记.周本记第四》)。


按照以上《史记》原文,许雨浓诠释如下:
周赧王在位时,东(河南省巩县)、西(洛阳市孟津县)两个护卫成周的公侯国分裂。周赧王只好把王宫从洛阳成周迁到了河南省孟津县的西周。
这时,西周武公姬共的太子死了,他还有五个庶出的儿子,没有正夫人生的儿子可以立为太子。周武公为这件事很头疼。正当周武公头疼时,楚国的司令员(司马)昭翦对楚怀王说:“我们不如用土地资助公子姬咎(后来的西周文公),在武公面前替姬咎请求立为太子。”另一位大臣左成后来对楚怀王说:“不行!如果我们用土地资助姬咎,到时武公得到了土地而不听我们的安排怎么办?那时他昭翦就会知难而退,这样反而疏远了西周。由此来看,我们不如去问武公,看他想立谁,然后间接地告诉昭翦,让他去西周请求武公以楚国的土地作为资助。”
左成的话,得到了楚怀王的认可,经过一番暗中操作,周武公果然立了姬咎。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发兵攻打韩国的宜阳,楚国则派兵去援救。当时楚国以为西周帮助秦国,所以想讨伐西周。苏代为西周到楚国对楚怀王说:“陛下何以见得西周是为了秦国引来秦国攻打韩国?还说西周帮助秦国胜过帮助楚国,这无疑是想逼周赧王到秦国去,所以称之为‘周秦’了。如果周赧王知道这一说法说不清楚,必然会投奔秦国,这真是为秦国篡夺周朝帝王之位献出的精妙之计。我为陛下考虑,如果西周因此与秦国亲近,我看不如楚国人对秦国人也说好,这样才能使西周与秦国疏远。如果西周与秦国绝交,到时周赧王就必定会前来投奔楚国。”
当苏代为楚怀王献出离间之计后,秦国向东、西两周借道,想通过两周之间的地区去攻打韩国。为此,周赧王忧心忡忡,他担心如果两周借道于秦,就会得罪韩国;不借又害怕得罪秦国。大臣史厌见周赧王愁眉不展,开导说:“为何不派人将这件事告去诉韩公叔,对他坦诚地说:‘秦国敢穿过周地去攻打韩国,是由于信任东周。您为什么不给西周一些土地,并派出人质前往楚国呢?’这样秦国人一定会怀疑不敢向周国借道,也就不会攻打韩国了。您再派人去对秦惠王说:‘韩国将要给西周一些土地,想以此来让秦国怀疑西周,西周不敢不接受。’这样秦国也就没有说辞不让西周接受韩国的土地,到最后就好象是我们听从秦国得到了韩国的土地。”
史厌的话,让周赧王一时六神无主,导致东、西两周只能在诸侯强国之间左右摇摆,以乞求生存。
接着秦国第三十八任国君武王召见西周国君,西周国君不愿意去,因此派人对韩襄王挑拨离间说:“秦国武王要召见西周国君,他是想攻打韩国的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大王为什么不派兵驻守南阳?西周国君将会以此为借口不到秦国去。如果西周国君不到秦国去,秦国就一定不敢渡过黄河来攻打南阳。”
西周的使者说完,让韩襄王一时为难。正好这时东、西两周内部开战,韩国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为东周对韩襄王说:“西周洛阳原先是周天子的首都,有许多钟鼎和贵重的宝物。陛下如果按兵不动,可以让东周对陛下感恩戴德,而西周的国宝必将全部为韩国所有。”
面对东、西两周的混战,面对没有留下姓名的说客,韩襄王会作出什么反映呢?司马迁没有作介绍,而是对周赧王由“王”改称“君”的原因作了说明。
周赧王被称为“成君(也就是成周之君。由此看来周赧王的地位在急剧下降)”。是因为楚军包围了韩国的雍氏城(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镇古城村和狮子口村),韩国向东周(河南省巩县)征调兵器和粮草。东周惠公姬班害怕了,他召见苏代说了这件事。苏代不以为然地说:“陛下如何害怕到这种程度。我既有办法让韩国人不来征调武器和粮草,又能让陛下得到韩国的高都(山西省泽州县东北部,距晋城市区18公里。早在夏朝后期,因商汤王伐夏桀,迫使夏桀由原才首都安邑迁到此地)。”
苏代说完,让姬班如释重负地说:“你如果能办到,我可以把政权交给你。”
也就是说,姬班无能,他要让苏代当东周的国君。苏代有了这一承诺,连忙对韩国的宰相公仲侈说:“楚国包围了雍氏,原计划是三个月攻下,如今已经五个月过去,可是还没有取胜,这说明楚兵已筋疲力尽。现在您向东周征调兵器和粮草,就是向楚怀王宣告韩军已经处于劣势。”
苏代的话,让公仲侈觉得有道理,他连忙高兴地说:“好。我马上派使者回国向韩襄王加以说明。”
公仲侈说这句话时,让苏代从他的表情中感觉到自己有希望得到韩国的高都。于是,他向公仲侈严肃地说:“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东周呢?”
公仲侈一时没有转过弯来,大为恼怒地说:“我没有向东周征调兵器和粮草,你们就应该知足了,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东周呢?”苏代见对方恼怒,马上柔和地解释说:“我让你把高都送给东周,是让外人觉得东周屈服于韩国,秦国人听到这一消息必然大怒东周,这样就能让秦国与东周断绝关系,好让韩国以一个百孔千疮的高都换来一个完整的东周。你为什么不给呢?” 公仲侈听了非常高兴地说:“好。”,随着公仲侈的表态,韩国人果然把高都拱手相让。
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苏厉对周赧王说:“秦国攻占了韩、魏两国,抓捕了魏国的大将师武,北取赵国的蔺(山西省离石县西)、离石二城,这些都是白起(?-前258。秦国名将,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将)指挥的战果。此人善于用兵,又有天命。如今他又带兵出伊阙塞(河南省洛阳市南面的龙门山)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失败,那么西周就危险了。陛下为什么不派人去劝说白起呢?就说‘楚国有养由基,他善于射箭。有百步之内能射穿柳树叶的本领,并且是百发百中。围观者有上千人,都称赞他是神箭手。有一个人站立在养由基身边观看后,说:‘好,我来教你。’养由基见大家都称赞他是神箭手,反而让这个人来教自己,因此恼怒。他放下弓换上剑,说‘这位客官,你还能教我射箭?’客官听了,自信地说‘并非是我能教你伸直左臂支撑右臂。也不是让你在百步之内射穿柳叶、百发百中,而是教你善于灵活机动,不要在射得最好的时候就停下休息,这样哪怕是一小段时间,也会让你退步到气衰力倦,到那时你的弓就摆不正,箭也射不直了,一发不中导致百发尽弃’。如今您攻克了韩国、魏国,抓捕了魏国的大将师武,北取赵国的蔺、离石二城,可以说是功勋卓著了。现在您又带兵出伊阙塞,穿过东、西两周,背对韩国攻打魏国,如果这次不能取胜,你将会前攻尽弃。我看你不如假装生病,不要再打了’。”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国攻占了魏国的华阳(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东)。周国的大臣马犯对周君(很有可能指周赧王)说:“请让我到魏国去,说服魏国安厘王派人给我国筑城。”
马犯的话,让周君觉得有道理,因为周敬王时,在晋国的带动下,诸侯国也曾经帮助周朝修筑过洛阳城。周赧王这样一想,也就同意了。等到马犯到魏国对魏安厘王忽悠说:“周王生病若是死了,我必然是一死。请让我把九鼎献给大王,大王接受了九鼎之后,就能救我。”
马犯的话,让魏安厘王听了非常高兴地说:“好。”于是,魏国派出了一批士兵,声称是去保卫周国的边境。
接着马犯又去对秦国第三十九任国君昭襄王嬴稷说:“魏军并非是为周国守边,而是讨伐周国。陛下试探性地派兵出国境观看。”
在马犯的挑拨下,秦昭襄王果然出兵。马犯见秦国中计,回过头对魏国安厘王撒谎说:“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没有办成,请您让我以后再找合适的机会献鼎。如今大王派兵到了周国,诸侯都起了疑心,如果你得到了九鼎,以后您办起事来将不会得到诸侯的相信。鉴于这一变化,我看不如让魏国士兵为周君筑城,以此来掩盖诸侯怀疑魏国要伐讨周国。”
也就是说,马犯先骗魏安厘王,要用九鼎骗取魏国士兵到周国去,接着挑拨秦昭襄王出兵摆下迷魂阵,然后编造谎言让魏安厘王上当,最后被蒙在鼓里的魏安厘王还说:“好。”
就这样魏国白白地派兵像当年晋国为周敬王筑城一样,为周君修筑了都城。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周赧王有着秦国国籍的说客对西周公姬咎说:“陛下不如称赞秦昭襄王有孝心,因此把应地(河南省宝丰县城东南十公里处)让周赧王去献给秦昭襄王的母亲作为养身之地,秦昭襄王一定会很高兴,这样陛下和秦国就有了交往。等交情深厚了,周赧王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劳;如果交情恶化,劝周赧王到秦国去献地的人一定会获罪。”
后来秦昭襄王决定攻打西周,而周最(冣)果然对秦昭襄王说:“为大王之计不应该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在是没有多少利益可图,反而使秦国不忠不义的恶名传遍天下。天下人因秦国有不忠不义的可怕名声,必定会向东联合齐国。到时秦军已经被西周拖得疲惫不堪,又促成了天下诸侯与齐国联合,导致秦国不能统一天下当上帝王。”周最说到这里,缓和了一下语气接着说,“一度秦国与天下诸侯国产生了矛盾,那么秦国的命令诸侯就不会听了。”
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抗拒秦国。西周派宰相御展前往秦国,御展因害怕秦国人瞧不起,所以中途返回。门客对御展说:“秦国人是轻视还是重视,你并不知道。我想秦国人是想知道赵、韩、魏三国的情报。你不如赶快去见昭襄王,就说‘请让我说明东方三国的变化’,只要你如此一说,昭襄王一定会重视你。如果昭襄王看重你,就表明秦国重视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西周的重视,早就由周最到齐国收到成效了;这是西周永远不失去与强国有交情的外交手段。”
通过门客对御展的劝说,御展出使了秦国,结果秦昭襄王亲近了西周,发兵攻打韩、赵、魏三国。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战略要地阳城负黍(登封县南城子村。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海河湾河和颍河形成了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当时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阳城负黍与西周很近,周国人因恐惧背叛了秦国,与东方各个诸侯国联合,率领诸侯的精兵出伊阙塞攻打秦国,目的是让秦国无法与夺取的韩国战略要地阳城负黍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将军摎(音:náo)进攻西周。周赧王吓得连忙投奔秦国叩头认罪,把西周的三十六个边防城池、共三万人都献给了秦国。秦昭襄王笑眯眯地接受了。然后他摆出一付胜利者的架子,放无能的周赧王回去。
司马迁再次给我们留下一个谜,他说周君王赧死了,西周国民向东逃亡。这其中王赧姬定是如何死的?他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只是说秦国取走了九鼎和宝物,又把西周公姬咎迁到悬(原文“悬”是上部是一个“单”字,下总是一个“心”字。《字典》找不到此字,笔者只好以“悬”字代替。有些人用“惮”字代替)狐(用“惮”字代替原字的人说是河南临汝县西北。而秦昭襄王年表的地点是: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西北)。此后过了七年(即:公元前249年),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嬴异人干脆灭掉了东周。东、西两周被秦国灭亡,周王朝的祭祀香火断绝。
也就是就,从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开国,到周赧王公元前256年灭亡,周王朝走过了七百九十年的历程。它在我国帝王史上是目前公认年数最多的朝代。在司马迁的简单历史空间里,我们看不出这段历史的精彩,所以笔者把这一段译文作为概述。下面笔者将以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版本,作一次较为详细的演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4-11-1 10:31 , Processed in 0.0803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