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秘传于西南不同氏族的一首传家诗, 万宁徐丰 2011年2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38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8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07: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秘传于西南不同氏族的一首传家诗,隐藏着华夏六百年前之一段历史
万宁徐丰 2011年2月23日

  
  “始祖原来宰相家,洪君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摘锦桥边插柳桠。
   流泪眼观流泪眼,悲心思我又思他。万字本无三两姓,一家分作几万家。”
  
  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是一首传家诗,已在四川(蜀)泸州(亦名泸县)和重庆等地一个万氏大家族中传了六百多年。它记述了元末明初该族万氏先祖为避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之君王)征西军,涉迁湖北(鄂)西之蜀地,在泸州(古称江阳)父子兄弟分手,开启蜀地万氏分支繁衍的故事。
  据我父亲万积庆(湖南大学物理学教授,出生于泸州)说,所有同宗万氏子弟从小便要背熟这首诗。因为泸州赵永康先生研究清末民初大文人万慎子(我的高祖父)[1],我最近有幸拜读了老家族谱与这首诗。一连数日,它的词音故事在我脑海中回旋吟诵,难以忘怀。
  这首诗最神秘的是开首句的‘始祖’‘宰相’,族谱中没有明确记载,元朝正史中亦无姓‘万’的相当于宰相的官吏。元朝以中书令为相,平章政事为次相,以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但原则上禁止汉人任相(以及其它中央地方正职官员)[2]。 出于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历史的好奇,我遍查文献史料,终于考证出元末反元义军在巴蜀地区(包括鄂西,云南(滇)北,贵州(黔)北,陕西(陕)南等地)建立的大夏国之右丞相万胜为万氏传家诗中的始祖 [3]。
  来自于湖北黄陂(与麻城同属元代黄州路)的万胜,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或夏天统元年)至1366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或夏天统四年)任夏国右丞相(‘宰相’),1366年因夏国内讧被冤杀。结合泸州老家万氏族谱[4]和传家诗,可以得知万胜后代万必有(一曰万吉)曾任夏国巴东(现四川奉节)知县[5],万胜遇害后回老家黄陂-麻城。朱元璋伐夏西征时,万必有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离鄂返蜀,1371年(明洪武四年)夏帝降明亡国后,迁往夏都重庆之西泸州(‘西涯’)。随后万必有三子分家(‘分携手’),三子万归三西迁于眉州(现四川眉山),次子万归二西迁于富顺,万必有携长子万归一留居泸州(‘一(万)家分作几(万)家’)。分家时留诗为证,让三支后代不忘共同的祖先和开宗立族的经历。
  得知650年前抗元民族英雄万胜为传家诗中的始祖,我对这首数百年来传诵于蜀境内外、成千上万万氏族人心田口中的诗,更加深了敬意与亲感。寥寥56字,却描述了600年前那个改朝换代,驱虏复汉时代中一个万姓家庭不寻常的经历:身出高贵(夏国)宰相之家,却在(元末明初)战乱中背井离乡,父子兄弟被迫(于泸州)悲伤分手。不过我对诗中‘万字本无三两姓’句的确切意思迷惑不解:难道泸州分手时还包括别姓的亲友?
  
          在查阅文献史料时,我接触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居住、源于蜀、滇、黔地的好几个氏族流传着与我万家高度相似的传家诗(或“分手诗” 、“分袂诗”)!
  
          (1)四川重庆谭氏传家诗[6,7]:
          “元朝本是宰相家,洪武追散如西涯,泸陵岸前分起首,石遇江边一柳芽,
   咬破指头书血字,一家分作百万家,后裔对得诗一首,从前原來是一家。”
  该谭氏族谱记载,入蜀始祖(谭朝祯)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来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非现在的孝感市),儿子取名福一、福二、福三、福四、福五, 以及佑一、佑二、佑三、佑四。
          另一版本:
  “元朝本是将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泸陵岸上分携手,时遇江边一柳芽。
   咬破指头书血字,一家分作百千家。若是本家来相会,对得诗句是一家。”
  第三版本:
  “元朝本是宰相家,洪兵赶动入西涯,炉陵岸前分携手,时遇江边一柳芽。
   咬破指头书血字,一家分作百万家。千载儿孙作表记,文韬武略甚堪夸。
   若是本家来相会,对得诗合是一家。”
  第四版本: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芦林岸上分携手,时过江边插柳桠。
   咬破指头书血字,几处分来各一家。后人对得诗一首,千百年前共一家。”
  第五版本: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巫山岸上分携手,凤颈江边插柳芽。
   体泰在天皆由命,悲乡思我又思他。五人一别归体处,一梦云遊水撒沙。
   吾儿自有三两路,各自逃散去安家。”
  第六版本: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崖。绿林岸上分携手,凤景桥边插柳芽。
   体塔在天皆由命,思乡辞我又思他。八人何处皆何死,一梦遊云水推沙。
   吾儿自有三两路,各人逃散去安家。”
  第七版本: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崖。芦芽岸上分携手,凤景桥头插柳花。
   否泰在天皆由命,哀乡悲我又思他。十人一别归何处,地北天南不一家。”
  第八版本: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崖。芦芽岸上分携手,凤景桥头插柳芽。
   否泰在天皆由命,哀乡悲我又思地。十人一别归保处,一梦云遊海抛沙。”
  第九版本: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芦林岸上分携手,垂钓江边插柳芽。
   兴发在天皆由命,悲得思你又思他。十人一道别异地,一梦云遊海散沙。
   子孙但居三五处,一家分为千万家。”
  第十版本: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赶散入西崖。泸涯岩上分携手,凤景桥边插柳桠。
   否泰在天皆由命,伤悲思我又思他。铁字改成余字姓,一家改做千百安。
   十人誓愿归何处,梦里云游浪捲沙。后世贫富须相认,千朵桃花共树发。
   十人子孙不认祖,身生白癞丧黄沙。”
  不同谭氏族谱记载,入蜀始祖或为元朝宰相,或为麻城孝感平民,儿子取名满一、满二、满三、满四、满五。。。至满十[6]。
  
          (2)四川彭水县太原乡香树坝村谭氏传家诗[8]:
  “本是元朝帝王家,洪巾赶散入西涯。 红阳岸上分携手,凤凰桥头插柳桠。
   一姓改为几样姓,几姓分居百干家。 要想兄弟同相会,一梦云游海推沙。
   后人记得诗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
  该谭氏家传,始祖兄弟七人于元末明初由河南入蜀。
  
          (3)四川彭水张氏,彭水县鹿鸣乡向家坝谭氏传家诗[8-10]:
  “本是元朝帝王家,洪军追散入川涯。绿杨岸上各分手,凤柳桥头插柳桠。
   咬破指头书血字,挥开眼泪滴痕沙,后人记得诗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
  该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必通)兄弟五人(后一人改姓谭)于元末明初由鄂入蜀。
  
          (4)四川西昌余氏传家诗[11-14]: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君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 风锦桥边折柳丫。
   否泰是天皆是命, 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十马归何处, 如梦云游浪卷沙。
   余字并无三两姓, 十家分作百千家。”
  该余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初,十兄弟秀一、秀二、秀三、秀四、 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当时姓铁)以及十妹夫根十,自湖北麻城孝感入蜀。
  另一版本(四川犍为余氏传家诗):
  “本事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
   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
   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第三版本(四川内江余氏传家诗):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扰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折柳丫。
   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余家原无三两姓,一家化作千万家。
   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推沙。”
  
          (5)贵州黔西县锦星乡余氏传家诗[15]:
          “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赶散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颈桥边插柳桠。
   否泰是天皆由命,悲伤思我又思他。余字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后来贫富须相认,千树桃花共树芽。”
  该余氏族谱记载,入蜀祖系元朝宰相铁穆及九子一女。
  
  (6)四川西昌,安徽巢湖俞氏传家诗[16,17]:
          “吾本元朝宰相家, 红巾作乱走天涯。庐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折柳丫。
   否泰是天还是命, 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今散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俞字本无三两姓, 一家分作万千家。”
  该俞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初,俞廷玉(历史上为朱元璋手下早期将领,1361年殁)九子一婿,名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庚五、庚六、庚七、庚八、庚九,庚十自鄂入蜀。
  
          (7)四川重庆、邻水,云南镇雄,贵州黑桃坝陈氏传家诗[18]: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君追散入西涯。棋盘石上相聚首,风荡河边柳更斜。
   弟兄八人分别后,一家分做千万家。”
  该陈氏家传,始祖(陈文进)于明洪武入蜀。
  
          (8)云南镇雄胡氏传家诗[19]:
  “我祖元朝宰相家,皇兵追赶入西涯。否泰在天人在命,陛下思我我思他。
   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芽。十人聚命图存后,一派蒙休万世华。”
  胡氏家传,始祖(胡蓝礼、胡桂礼、胡腾礼等九人)来自江西(赣)吉安(后代于清乾隆期入滇)。
  
          (9)云南昭通、彝良罗氏传家诗[20]:
          “我罗本是宰相家,洪军闯散奔天涯。若有患难同刀挡,若有富贵享荣华。
   若有一人不记祖,子子孙孙反长沙。若有记得诗八句,子子孙孙是一家。”
  该罗氏家传,始祖(罗约龙、罗思龙、罗建龙、罗飞龙)于赣经鄂、蜀入滇。
  
  (10)四川内江黄氏传家诗[21]:
  “黄门原是宰相家,为避洪兵奔四涯。五凤楼前分携手,玉桥头便插柳桠。
   唯愿房房出虎穴,他乡户户振声家。世远分支传旧句,不忘水源百代华。“
  该黄氏家传,始祖(黄科金)由鄂入蜀。
  
  (11)贵州安龙马氏传家诗[22]:
  “本是元朝宰相家,黄巾追赶辱欺压。洛阳桥前丢诗句,细水河边插柳花。
   马字并无二三字,千家万家是一家。后人记得诗八句,记到儿孙也不差。“
  该马氏家传,祖籍赣,清嘉庆年入黔。
  
          (12)贵州遵义平正仡佬族乡野彪片区沈氏传家诗[23]:
  “沈姓原来宰相家,皇兵追赶入西涯。沈基桥上来分散,渭水河边插柳花。
   异日团圆重相会,辅助朝廷永无差。后人记得诗八句,千家万家是一家。”
  
  (13)贵州遵义县团溪镇沈氏传家诗[23]:
  “沈姓原来宰相家,皇兵追赶过西涯。江西流出四川坝,十八桥头分了家。
   后人记得诗六句,千家万户是一家。“
  
  显而易见,这些谭、张、余、俞、陈、胡、罗、黄、沈等氏分手诗大同小异,与万氏传家诗同源相联!据查,目前保留的各族谱为清中、晚期所修。尽管字、句、篇幅不尽相同,但都描述四件相同的事:身为显贵(宰相或帝王)或显贵之后(‘人’),明太祖朱元璋平西时入蜀(‘时’),在泸州(或蜀境)兄弟父子分手(‘地’),留下(几乎同样)一首传家/分手诗(‘事’)。各氏均传祖先由(赣经)鄂入蜀,谭氏与余氏族谱更明确来自湖北麻城,与万氏来源相同。如果这些诗来源真实,属同时创作,则最简单、逻辑、且可信的解释是:各氏入蜀之祖先是相识、同门、共族,或者一家的!这些诗中的‘小异’有些为异音、型,但同、近义字,有些为地、姓名替换,有些为篇幅改动,很可能是因为数百年来传诵有误,或后世添加修改。比如同处西昌城的余,俞二族分手诗70字中12字异,同处遵义城的沈氏二族分手诗相比6句42字中17字异,谭氏分手诗有十多个版本。有些版本中的‘五百年前是一家’当为清中、晚期(时距元末明初约500年)修谱时所加。
          谭、余、俞、陈、胡、马氏分手诗均称始祖为元朝宰相或宰相之后。罗、黄、沈氏分手诗称始祖为宰相或宰相之后,因涉及‘洪’(朱元璋)军/兵,故应指元朝宰相。历史上元朝无姓谭、余、俞、陈、胡、马、罗、黄、沈的宰相权位官吏[2]。
  余、俞(很可能是同宗)氏族谱称祖先为由‘铁’姓改为‘余/俞’姓蒙古人,源自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元文宗、明宗、宁宗朝)太平王中书右丞燕铁木儿,或武平王不花铁木儿 [12,13]。不过,铁木真、燕铁木儿、不花铁木儿不姓‘铁’或‘铁木’:铁木真姓‘孛儿只斤’ 或‘奇渥温’ 或‘乞颜’,燕铁木儿和不花铁木儿姓‘伯牙吾台’或‘钦察’,其史书上汉文姓名均为音译。元朝任相者,不是太子,便是皇子、诸王,地位高于‘相位’官职。祖先若曾任元朝宰相,更合适的说法应是‘元朝本是王爷家’吧?元朝汉人位居社会最底层(蒙古人最高,色目人次之),天潢贵胄,骄横一世(但不谙汉语汉习)之帝相之家的蒙人断不会(也不能)随意改姓变汉,无论是得意或患难时。历史上,每当元庭皇亲国戚内讧相残,失败者均会逃往不受元庭控制的、地处东欧、中亚、西亚的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儿‘四大汗国’,以求得身为亲友之诸汗(国王)的庇护和支持,不会改姓埋名、冒充元庭治下的民间汉人。即便明朝时因排蒙而隐姓,清朝尊蒙,为何不复姓,恢复祖先盛名?余/俞氏族谱中有许多记载与史不符,特别是立下分手诗的九兄弟一妹夫(十位进士),身为元朝现任宰相、尚书、太守等大官[12],其名却不见载于史料,当是后人虚拟。有俞氏族谱称入蜀始祖为俞廷玉。俞廷玉为朱元璋功臣,死后封为公爵,其后代为何要逃避朱元璋追捕(史书上无此记载)?另有俞氏族谱称俞廷玉为入蜀始祖长子俞秀一[12]。历史上俞廷玉殁于朱元璋改元洪武前七年, 怎能再于‘洪武初’入蜀?凡此种种,‘铁’改 ‘余/俞’与蒙古宰相渊源之论缺乏可信、可证基础[14]。
  谭氏族谱所载入蜀祖先有多种说法[6]。有些极似余氏族史,‘谭’改‘铁’、‘铁’复‘谭’,也是元相之后,十进士,任太守、尚书、侍郎的九兄弟(取名满一、二、三、四,根五、六、七、八、九)一妹夫(取名根十)逃难、分手、立诗。有些未说分手兄弟为元庭大官。近有谭氏后人提出其祖先谭玉珍即元末在蜀建国大夏,登基为帝的明玉珍,但此论难立[7]。史书文物均明载明玉珍姓‘旻’(因信奉明教之故改‘明’)且只有一个儿子(太子明升,继明玉珍帝位)[24,25],不姓‘谭’,不似谭玉珍有五子。关于明玉珍儿子们(除明升外)因惧怕朱元璋而改姓(为‘谭’)隐居之推测与史不符:明玉珍在蜀称王(1360年)称帝(1363年)时,朱元璋势力还弱(1364年称王,1368年称帝),为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元庭势力包围,根本不能、不会威胁到明玉珍。
  胡氏族谱所载极似余氏族史,逃难、分手、立诗的九兄弟也是元庭公、侯、宰相、尚书、侍郎等大官[19]。同样,这些胡氏兄弟不见于史料。黄氏族谱亦说立诗的是九兄弟。马氏族谱所载也似余、胡氏族谱,立诗的八兄弟为元庭侯、丞相、元帅、都督、将军等大官[22]。同样,这些马氏兄弟不见于史料。难以想象这样的大官如诗中所说那样只身逃难,他们的官衔更像是后世小说戏剧中的虚拟称号。张氏族谱所载入蜀始祖张必通为元朝宰相,其子张添绍为明朝状元。同样,该张氏父子不见于史料[10]。
  近有人提出沈氏传家诗中的‘宰相’指的是明初为‘宰相级别’ 兴国公的沈万三[23]。若如此,则诗中应是‘沈姓原来‘国公’家‘(‘公爵’地位仅低于‘王’,但高于‘相)。何况沈万三的公爵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所封,洪武六年(1373年)方被获罪发配云南(中途经蜀)。当时蜀境太平,何来‘皇兵追赶入西涯’一说?又有一论说‘宰相’指的是生活在隋朝之前的南朝宋、齐、梁的沈约(卒于元末明初之前~850年)[23]。同沈万三一样,沈约也未任过宰相。遵义野彪沈氏与团溪沈氏所居地相隔仅40公里,传家诗却很不一样。因此,沈氏传家诗中关于始祖‘宰相’之说不可信。
  彭水张氏,谭氏(二支)传家诗称始祖为元朝皇帝或皇帝之后。或许二氏所传族史像余、俞、胡、马氏族史。如此,则分手诗中始祖渊源真实性值得商榷[6,10]。有人考据彭水向家坝蒙古族历史,提出元顺帝的八弟兄,在1368年(洪武元年)被朱元璋大军攻破元大都(现北京)后,逃到四川,搜集旧部抗明,1374年(洪武七年)为明廷征剿,只好各求生路,吟诗分手(见上(3))[26]。此说有悖于历史(例如,不知1368年蜀境为夏国统治,非明朝)。分手诗最后一句中‘五百年前’若当真是分手时(而不是清朝后期)所写,则所指该是868年(1368减去500)、唐朝了!
  现今谭、张、余、俞、陈、胡、罗、黄、沈等氏族谱及分手诗解读,均称入蜀祖先为逃避追军,父子兄弟分手。这似乎与常识不符:大难当头,父子兄弟更应积聚力量,团结御敌,同生共死,怎能各自逃命,抛亲离故。就算如此,兵锋一过,则应重聚(但各族谱及分手诗均无此说)。纵观万氏传家诗,‘泸阳岸上分携手’发生在 ‘洪君赶散入西涯’之后,但并无时间上‘紧联’意:始祖为避平蜀明军,迁到湖北或重庆之西地,与亲友团聚。一段时间(战事平息)后,始祖儿子亲友出家分手,择地自立,离家远行时留诗为记。
  
  所有这些传家/分手诗,所传分手事均发生在元末明初的四川泸州,传诗的氏族均居住或源于巴蜀,滇北、黔北等地。从1355年(元至正十四年)至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玉珍、万胜(明玉珍义弟)等领导的反元义军以及其建立的大夏国统治着这些地方。先是明玉珍与元庭争战(1355年至1357年),再是明玉珍/大夏统治巴蜀、鄂西,万胜等攻伐滇北、黔北、陕南(1358年至1368年),后是大夏与明廷争战(1369年至1371年)。1371年以前,朱元璋在巴蜀没有影响,也没有直接与元庭争蜀。因此,所传入蜀、分家事应该与夏国,以及夏国与明廷争蜀大有关联, 而与元、明争战无甚关系。
  在众多传家/分手诗中,现只有万氏传家诗,因其中所说始祖与史载夏国宰相万胜相符[3],并涉及到夏国与明廷争蜀,而具高度可信性。万胜善于带兵征战,为大夏立国巴蜀,攻伐陕南,鄂西,滇北,黔北(包括泸州,以及所有传分手诗氏族居住或源于之地),将元庭统治势力驱出西南华夏之地,立下汗马功劳。对他,大夏举国钦佩,‘士卒乐从’[24,25]。除夏帝明玉珍外,万胜应有其他教中义兄弟,甚至义子(史载明玉珍有一义子,明昭)。万胜冤死、大夏亡国后,同甘共苦、关系密切的万胜亲友后人先是被迫西迁,后是被迫分手,临别时不仅在泸州江岸桥畔植柳为记,而且共同牢记传下一首传家/分手诗。除了万胜之子(万必有)一家,泸阳岸上分手的可能还有异姓义兄弟,义子或亲家,或许包括谭、张、余/俞、陈、胡、罗、黄、马、或沈等6姓。想必这就是传家诗中‘万字本无三两姓’ (‘三两’得六 )所指吧。如上分析,一些传家/分手诗首句中‘元朝’或‘帝王’词,应是数百年传诵异误、修改所致。现知有相似传家诗的氏族有十姓或更多,其中不排除宗氏分姓(如张、谭,余、俞),或甚至他姓采用该诗。正如许多巴蜀居民因各种原因自认(但事实上不是)祖籍湖北麻城县孝感乡[27],或许有氏族 ‘借用’ 、‘引进’了类似的传家诗,尽管祖先没有在元末明初分手于泸州。后世人为地修改、借用造成了与史料、常识不合的内容、解释、以及推论。
  
  除传家/分手诗外,各氏始祖儿子辈(但不保括孙辈)取名亦相似:万归一、万归二、万归三等,谭福一、福二、福三等,谭佑一、佑二、佑三等,余秀一、秀二、秀三等。出生宰相(或帝王)之家,后代取名通常应不该如此‘平凡’或‘奇特’。但他们若是信奉明教的夏国宰相万胜之后代,则‘一’,‘二’,‘三’等名字可能为教中平辈排行所致:史载万胜因信奉明教及跟随义兄明玉珍故,曾取名‘明三’(明玉珍应为‘明一’)。替子辈取这样的名字,说明这些始祖们很可能是(义)兄弟,即万胜的(义)子辈。据说新中国创始人毛泽东的祖先毛太华,曾在万胜麾下当兵[28]。毛太华的儿子取名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等[29]。看来儿辈名中镶入‘一’,‘二’,‘三’等是万胜手下后辈一致采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5-1-15 17:40 , Processed in 0.0658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