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朝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残残暴压迫,重庆苗族的迁徙,马氏在这个时期的角色。

[复制链接]

39

主题

39

帖子

17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23:1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氏是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为皇权统治对南方少数民族军事力量。
苗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后,仍进行着长时期、大幅度、远距离的迁徙,其足迹遍及我国中原,中南、西南诸省,有的早已跨出国界。我国以及重庆苗族迁徙,有史料记载可查的,至少就进行了五次大迁徙[1]。  一、重庆苗族的迁徙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由于政治、经济和战争等原因,苗族曾经历过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史籍记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苗族先民——九黎集团,生活于我国东部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平原地带。曾与东下的炎黄部落集团发生战争,“逐鹿中原”后九黎集团惨败,蚩尤被杀,其部落集团被迫离开东部平原,向西南迁入长江中游地带,并形成以三苗见诸于史册的新的部落集团。  蚩尤余部举族南迁,在左洞庭、右彭蠡一带又逐渐强悍起来,并号称“三苗国”,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集团再次发生冲突。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伐”、“窜三苗于三危”、“放驩兜于崇山”,三苗集团被瓦解,余下主要部分被迫迁入鄱阳、洞庭两湖以南的江西、湖南崇山峻岭之中,被称为“南蛮”、“荆蛮”或“荆楚”。从迁徙的方向看,主要是由东向西,后则由北向南。在先秦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三苗”的大部分则被迫离开江淮和洞庭、彭蠡之间的平原地带,避入山林沼泽,并开始向西南山区迁徙。战国时,吴起在楚悼王支持下实行变法,采用严厉的手段进行整顿以振国势,决定将“荆蛮”中发展较缓慢的一部分“南蛮”纳入楚国的范围,并以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苗族先民于战祸之中,被迫扶老携幼大量西迁,逃入人烟稀少的武陵山区。今渝东南许多苗族都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东方跋山涉水沿着河流而来到武陵山区的。战国末年,秦、楚两雄战争连绵,秦昭王时,令“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武陵山区的苗人又开始遭到冲击、分散。[2]  进入洞庭湖流域和武陵山区的苗族先民在秦汉时期没有形成强大的政权,而是散杂在武陵蛮、五溪蛮等族群中,并逐渐成为了这些族群的主体[3]。魏、晋以后,苗族人口繁衍分布区域较之汉代有所扩大。即以汉代的武陵郡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南史》卷79《荆、雍州蛮传》载:“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种落布在诸郡县。宋时因晋于荆州置南蛮、雍州置宁蛮校尉以领之。孝武初,罢南蛮并大府,而宁蛮如故。蛮之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人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郡,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而宜都、天门、巴东、建平、江北诸郡蛮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焉。前世以来,屡为人患。”  南朝宋、齐时期的荆州和雍州之地,相当于今湖南省慈利县以北,河南省南阳以南,重庆市万州区以东,湖北省枣阳市、荆州以西之地。而武陵郡属郢州,武陵郡的区域范围与汉代大致相当,即今渝、黔、湘、鄂四省紧相连接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湘西黔东连接地带。南朝宋于荆州置南蛮、雍州置宁蛮校尉以统治苗族,说明当时荆州和雍州的苗族人口不少。而这一带苗族的大部分,都是三国以后从武陵郡内迁来的。至于仍然居住在武陵郡内的苗氏则又主要集中在五溪流域地带,即今沅江中、上游的五条支流周围,贵州省黄平县以东,湖南省沅陵县以西一带。至南北朝时期,苗族人口较之两汉时期是增多了,居住区域范围是扩大了,但和汉代一样,他们仍然主要是住在山区。  唐、宋以后,苗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繁盛,在祖国南方再度显示出自己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唐、宋王朝的注目。唐宋中央王朝与苗族的关系也日渐频繁,对苗族的认识也有所加深,于是“苗”则从若干少数民族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称。唐宋时期,湘鄂渝黔地区仍为苗族的主要聚居区,另有一部分苗族则杂居武陵五溪以西原夜郎、牂牁境内。“安史之乱”后,特别是唐后期至五代,中央皇权衰微,藩镇军阀割据,迫使苗族又大批背井离乡,在苗族历史上出现了又—个新的迁徙浪潮,武陵五溪地区的苗族又有一部分迁入贵州各地;有的并经贵州、川南和桂北即原夜郎、牂牁地区继续向各地迁徙,以至远达云南。苗族迁徙到贵州西南部大致有六七百年以上,即唐宋时代。唐末和北宋之际的战乱,苗族确已由武陵五溪地区,经黔东、川南迁徙到黔北和滇东北地区了。由于苗族不断迁徙,唐宋数百年间,武陵五溪及其邻近地区,即今湘西、黔东、渝东南、鄂西等地,虽仍为苗族主要聚居区,但其分布范围已达贵州各地、川南和桂北等地区。“苗”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蛮书》卷十中提到的“黔、涪、巴、夔四邑苗众”,主要是指今重庆的彭水、涪陵、奉节和四川的巴中一带[4]。  元明清时期,由于兵祸及天灾等原因,主要是由于战乱,苗族继续从武陵、五溪地区迁入贵州、广西和四川,并由贵州、广西及川南经过不同路线进入云南,有的苗族民众又由云南、广西迁徙到外国。当时,渝东南与湘西北、黔东北连接地带,多有苗族。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十八边防第八上川东说:“酉阳宣抚司(治今重庆市酉阳县),……其属有九溪十八洞蛮(其中包括苗族在内),惟是九江后溪西南一带,……。石耶长官司(驻今重庆市秀山县东南之石耶),酉阳属地也。……人织斑布以为衣,佩长刀而捕猎,镇蛮洞而带五溪,连黔彭而接荆楚。北至酉阳石闲囤,与镇溪苗(今湖南古首市苗族)密迩。……邑梅长官司(在今重庆市秀山县南部),……其人语异蛮音,衣穿斑布,……竞私斗,昧公义,虽有勇敢,徒以偕乱,然不能禁溪苗之蚕食也。”这里所说酉阳、邑梅二司之地,其所以受镇溪苗族势力之支配,即因其地多苗族之故。石耶长官司辖境内“织斑布以为衣,佩长刀而捕猎”者,也显然是苗族[5]。  二、“赶苗拓业”与重庆苗族迁徙  在我国《元史》、《明史》及《清史稿》等正史中,对“赶苗拓业”事件只字未提,但这并不意味着苗族历史上未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件。《彭水县志》上有“元明两代,多次‘赶苗拓业’,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萧条”[6]的记述。  “赶苗拓业”虽不见于封建正史的记载,但却是封建王朝的统一意志与行动,是历来中央皇朝“平蛮”政策在明代的延续与具体实施。“赶苗拓业”针对的是不顺从中央王朝统治的各地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苗族民众。“赶苗拓业”导致了苗族大规模的西向迁徙,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一)元明两代“赶苗拓业”的实施  “赶苗拓业”又被称为“赶苗夺业”、“赶苗图业”、“赶苗夺籍”、“赶蛮夺业”等,该事件大量存在于武陵山及周边民族地区的方志、碑刻、族谱与民间口传史料里。“赶苗拓业”萌芽于元代、贯穿于明朝、延及清初。  1.元明两代“赶苗拓业”的相关情况。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大元朝后,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重庆苗族的地位十分低下。至元二十一年(1285)十一月,朝廷以黔州等6州“蛮僚叛服无常”为由,便拉开了大规模“赶蛮”帷幕。但重庆苗族并未屈服,于延祐七年(1320)四月举行了“洞蛮”起义,朝廷派重兵镇压,七年后才平定。阿者等被朝庭任命为“蛮夷”长官,开始了土司辖治。明朝仍然实行“赶苗拓业”,其间彭水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成化二年(1466)六月和嘉靖九年(1530)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起义,均遭到了残酷镇压。经过元朝“赶蛮”、元末内乱和明中“赶蛮”后,彭水县人口大减。据历史资料记载: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彭水、黔江2县有3944户、15189人,彭水当在2万户左右。到明天顺年间(1457-1464),彭水县就仅有880户了。当时四川全境与彭水情况大致相同,朝廷便采用了大量移民入川的办法。据不完全统计,成化到万历年间,外迁入彭的有16家。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使彭水等县人口有所回升,到万历年间(1573-1619)彭水县有能力承担赋役的男子就达到2966人[7],全县人口当在12000人以上。  2.元明两代“赶苗拓业”的具体实施。“赶苗拓业”中的苗,涉及到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史书一般统称为“诸洞苗蛮”。一般来讲,“赶苗拓业”的工作由官军与土司兵在朝廷“平蛮将军”的统一指挥下进行[8]。据《土官底簿》卷下《重庆府信宁巡检司巡检》载:“田惟载,思南民籍,明时授怀远将军。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大军平属(蜀),田惟载赴京朝觐。”说明这首任土巡检就是在“赶苗拓业”行动中落户于彭水的。从元朝末年到明朝末年,彭水多次发生镇压苗民的“赶苗拓业”事件,彭水的一些族谱也有相应的记述。如《秦氏族谱》载:元季时,秦思安官千户邑,生四子,从湖北汉阳府孝感县携四子赶苗至四川省彭水县长潭(滩)坝落业。彭水桑柘乡《窦氏族谱》载:“明初,校尉窦桂年征明玉珍平蜀有功,授千总,后从县令聂元济治理彭邑,授邑东邑路把总,平治苗夷有德,收服民心,俗言‘赶苗图业’即此谓也。”《赵氏族谱》载:“万历三十三年(1605)前后,总兵赵辅忠率兵到今平安乡一带‘赶苗’,并落业于虹石岭。”在这些赶苗事件中,苗民被赶被杀,死亡极多。鹿鸣乡一张姓苗民,来不及逃走,便躲在死人堆中。后官兵以火烧死者脚板,以不动者为死,他忍住把脚板烧糊的剧痛,而幸免于被杀害。后来,人称“糊脚板”。事后,周围几十里除了一同姓姑娘外,已没有活人了,不得已两人结婚。  在黔江区,明清时期“赶苗拓业”的官兵后来成为苗族的居民。如黔江的程姓:程涛,原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二年(1369)以武举授职千户,西征入川平蛮至黔江,有武功赐田宅于城东一带,遂落业。其后裔分居今联合镇、青冈、正阳等乡[9]。明初,有许多驻军官兵在境内安居落业。如千户孙旺落籍黔江,迄今20余世,分居冯家坝、太极、正阳、南海、后坝、城北等地。武略将军宋陆,明洪武十三年(1380)从江西凤阳府宿州带兵至黔江,后定居落业,嗣孙分居正阳、青冈、联合镇等地[10]。  据李伟先生研究,酉阳冉氏土司参与了多起“赶苗拓业”的活动。范围既有本土,也应征调赴贵州[11]。  事例一:宣德元年(1426)春正月,命贵州总兵官都督萧授罢刺惹洞。初,授奏,酉阳宣抚司宋农里石堤洞军民,被刺惹洞长向谋杓、赏男、谋古赏、若阿昆等连年功劫,烧毁房舍,杀人劫财,委官抚谕不服,又功劫后溪洞,洞长集土人据之,生擒蛮寇六人,已斩首示众,今仍猖獗。再遣人招之,如复梗化,则调附近施州等卫所,及酉阳等宣抚司汉土兵并力剿之(《明宣宗实录》卷十三)。     事例二:弘治十二年(1499)七月,四川酉阳宣抚司土民冉通等并保靖、永顺二宣慰司彭世珑、彭世麒并奏,邑梅副长官杨胜刚父子谋据酉阳,结构俊倍等洞长杨广震等,号召宋农、后溪诸蛮,聚兵杀掠,荼毒夷民,请发兵讨之。兵部先据酉阳宣抚司冉舜臣奏,已遣抚谕发兵。至是再议,谓酉阳溪洞连络,易相煽动,不早为区处,恐各洞蜂起,卒难剿平。请行镇巡官谕之,如不听,仍如前奏,发重庆等卫官军并播州、酉阳宣慰司土兵,耀武以威之,终弗靖,则行令湖广守臣发永顺、保靖二宣慰司土兵合剿,从之(《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二)。  在酉阳李溪出土的《冉姓“龙脉”碑》碑文中记载了酉阳冉氏土司“赶苗拓业”一事。在洪武年间:“呈称苗匪叛逆,特奉宣抚司引委任镇守,严抵边疆,执值戈赶苗夺业,插标为界,东至天生桥,西至大龙波,南至野鸡石洞,北至吊皮潭。”[12]在明王朝“平蛮”策略之下,酉阳冉氏土司多次应征调率兵征讨“苗蛮”,屡获朝廷嘉奖。天顺八年(1464)“命进宣抚冉云散官一阶,以助讨叛苗及擒石全州之功也。”(《明史?四川土司二》卷312)弘治七年(1495)“宣抚冉舜臣以征贵州叛苗功,乞升职。”(《明史?四川土司二》卷312)由于元代及明代多次“赶苗拓业”,苗族被迁出境外或赶入深山老林。这些被驱赶之“苗”,后来或一直住在深山老林,或从其它地方又返回渝东南地区居住,一些被调遣来处理“赶苗拓业”之人后来也落业当地,成为苗族。  (三)彭水和黔江苗族“赶苗拓业”前后定居姓氏情况  1.《彭水县志》中涉及苗族的姓氏[13]:  田姓:田宗显(562-633),于开皇三年(583)授黔中(黔安郡)太守,后定居彭水。墓在“黔州五里之原”;田应甲于成淳八年(1272)迁简家湾,住丰溪堡(今善感、鞍子乡一带);田仁汶于康熙年间从乾州(今湖南吉首)迁杉树坝(上岩西乡杉树村);田某,郁山麻坝口高家坡有田姓祖墓,刻有“原籍湖南辰州府正簟镇,迁于四川彭水郁山镇”字样。墓建于光绪十年(1884)。  谢姓:谢子立、谢子科、谢子杰和任应远淳祐十一年(1251)由江西新喻县高坎子避乱来川。入关时(因当时规定一家只准迁1人)子科改姓何,子杰改姓邓,任为子立妻弟。落业于绍庆府彭水县后里梅子堡(今梅子垭乡谢家村倒插白果树),谢、何、邓三姓不通婚。入彭后,原居水花溪(今乔梓乡水花村)的谢姓与之合族,取其字派。  任姓:任俸明于宋末因剿“蛮”有功,封威武大将军、荣禄大夫,从陕西移任公桥、石镟坝(今鞍子乡)等地定居。另:任元,江西临江府人。于成化二年(1466),迁梅梓乡大溪头(今鞍子乡大池村)。  王姓:王师能,河南祥符县人,元代绍庆府第一任总管。至元十六年(1279)迁居彭水,后因动乱不便还乡,在彭水麦家落业。死后葬南里荞子山;王元壁,永乐初年为副将,由麻城县孝感乡迁入桑柘坪桐木溪(桐楼乡桐木村)落业。墓在珍加乡治安村堰塘坝。生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罗汉10子。长子介亦为副将,在今清平乡保安村菱角嘴有将军府,死葬其地。有遗物,盔甲重40余公斤,大刀重60公斤。解放前存于洞口坝王氏宗祠,解放后被毁;王锡龙,雍正年间,从江西迁到高谷天公堂;王儒林,顺治年间,从巴县双山岭九龙滩迁郁山状元堡。另有王良,麻城人。于正德丙寅(1506),因习弓马宦游各地,到彭水受阻,落业于仁里长溪(今城郊乡土地村)。王正权,重庆人。明末,避乱迁下岩西乡蚂蟥塘。  张姓:张恢、张焕西安府咸宁县椒子村滥田湾人。恢为宋末进士,任武功大夫,兵部郎中,夔州路兵马钤辖。归元后为行军副万户,亚中大夫。因黔南36洞、99寨兰赖等反叛,奉命率子焕及冉家政、安世辉等部入黔征剿。班师回京,路经彭水时病逝,葬于大浩坝(今凤鸣乡桂花村白溪口南、郁江西岸)。其子张焕,任思南宣慰司同知,死后仍葬大浩坝;张廷钦于乾隆三年(1738)从黔南思塘(地属贵州省)迁居彭水县。  向姓:向午凤,江南上元(今南京)人,廷试第一。元惠宗(1333-1368)时为绍庆府总管,离任后,在今平天坝一带置业安家。墓在郁山,被称为“状元堡”。另有:向万贵,麻城孝感乡高嘴沿十八梯入,副总兵。景泰年间(1450-1456)协镇思南府,家于务川下五里茅天口,卒葬插旗垭(属彭水,今属武隆县浩口附近),第四子济积迁龙洋乡土龙桥。  聂姓:聂元济,洪武十一年(1378),从江西丰城来彭水任知县。死后葬城南,即今粮油转运站油罐处。建油罐时,曾挖出官服等物。  蔡姓:蔡春麻,城县孝感乡人。元末,陈友谅兴兵,大战鄱阳湖,避乱移居常德府3年。洪武初,再移居黔江县黑溪乡上排马栏坪(今石柳乡马栏村)。另有蔡永年,巴县银滩坝人。康熙十年(1671)前后,奉命来彭水清粮定册。子孙迁居凤凰山(今凤鸣乡群山村)。还有蔡兴继,巴县石佛里蔡家场人。顺治甲申(1644)遭兵火,迁凤山乡倒鹿山(老郁山)定居。  廖姓:廖志广于洪武二十年(1387),从麻城县孝感乡迁入茅田乡下马台(今新场乡)。另有廖守真,嘉靖年间因躲难从长寿县葛兰迁冷水坝(今连湖乡中心村)。      萧姓:萧荣宗于永乐九年(1411)在自流井、富顺等地务农经商,分支迁彭水龙射堡土子坝(普子坝)。另有萧绍员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经商从江西卢陵县儒林乡十二都凸塘张家湖迁陈园坝(今大河坝乡陈园村)  易姓:易金山、易银山、易锡山三兄弟于洪武年间,从麻城县孝感乡迁彭水,分别落业于江口、靛水坝盘龙山和润溪萧家沟。另有易国现,本姓汤,山西太原人。周灭商后,去掉三点水而改姓易,后迁江西。明末,易简迁重庆,因事迁涪陵易家坝。易简5代孙国现于嘉庆年间到彭水募署当领班,后迁普子川芎湾大龙塘。  陈姓:陈清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前后,从麻城县孝感乡迁入岩东堡黑岩山(岩东乡境内)定居。另有陈总兵,明代来彭水“赶苗”。葬平安乡陈家坝(冉水村)。还有陈显德,雍正四年(1726),从酉阳迁居烟地堡(今上岩西乡新立村)。陈国于,乾隆年间由江西人迁菖蒲塘(棣棠乡黄泥村)梁子落业。  李姓:李念贵,洪武二十年(1387)前后,从涪陵经商来彭水,在老年窖(今走马乡万家村)定居。另有李芳,原籍江西新淦县登贤乡万春里红藕塘第八都李家村。永乐初年,以盐商身份入彭水,落业于绕溪巴堆(今岩东乡绕旗村)。李懋学,江西新淦县人,曾在景泰二年(1451)任麻城知县,因乱入川,避居成都,与彭水黄松交情甚笃。黄言其地地僻山深,人烟稀少,土地无价。天顺元年(1457),随黄至彭水,于张明爵家课读,娶黄妹为妻。后迁后里梨子园(今鞍子乡梨子村)。还有李金荣、李金华,原籍江西。清初,从思南府迁酉阳李子园。因山寇窃发,再迁龙射李家山(今平安乡鹿平村)。李光坡,福建安溪举人。乾隆二年任彭水知县,后升酉阳知州。离任后,在彭水安家。  杨姓:杨秀元,湖南芷江麻池沟铁板桥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前后,族长于清明节召3000族人在祠堂祭祖时,新任县官赴任路过,派兵干预,发生摩擦,混乱中,族人将县官及官兵打死,各奔前程。秀元率子文龙、文凤迁漆树沟(今砂石乡萧家村),以割漆为生。另有杨蒋氏,今走马乡官坪村温家田有由杨仪湖、杨仪连所立的杨蒋氏墓,刻有“祖籍湖南宝庆新化县,迁贵州思南府务川县,地名马铺坝生长人氏,终于四川彭水县头党芟藤溪师娘子,葬于二党芦底溪余家坝”字样。杨汝沣,江西清江县十字街人。乾隆中叶,外出经商,经贵州来普子坝芭蕉沱开染房。  庹姓:庹彦先,永乐时从黔阳迁来彭水县城北门定居。墓在城南朝圣坝。  汪姓:汪文国,万历二十八年(1600),从江西新喻县高坎子迁彭水李子林(今县城沙沱)。  汤姓:汤家龙,江西临江府大石板人。嘉庆十八年(1813),迁佘家湾(今高谷乡青山村)。  葛姓:葛太贵,应天府(南京)上元县猪市街上甲人。嘉靖六年(1527),因牛产麒麟,被家奴杀死沉河底。邻居以擅杀国家祥瑞,奏于皇上,官府追求此物。于是随带栾、李、马、梁、裴姓家奴潜逃到郁山南京街。他们到清滩坝一带插标为界,各造房屋,开辟耕种。发迹后,五家各占其地。道光年间,有一块地不好均分,名五家田,以其产业建长江寺。  简姓:简南溪,嘉靖三十八年(1559)前后,从威远县隆会乡迁南隅里旧村头(今双龙乡水子坪村)。  朱姓:朱月旦、朱月朝、朱月明三兄弟,于雍正年间从麻城县孝感乡移民来彭水。月旦居梁家沟(今砂石乡洞塘村),月朝居瓦屋沟(今棣棠乡瓦屋村),月明居崇来沟(今太原乡)。  秦姓:秦思安,应天府高坎子猪市街人,后迁湖北孝感乡。元末,官至千户邑,携4子“赶苗”至四川,在彭水长潭(滩)坝落业。      窦姓:窦桂年,江西豫章(南昌)人,因征明玉珍有功,授千总。元末到彭水,任东邑路把总、里长,在今窦家坝(桑柘乡)落业。  曾姓:曾发三于正统年间(1436-1449),从辰州甲机巷迁天池山(今联合乡庙坝村)。另有曾希贵,于咸丰年间(1851-1861),从湖北宣恩县到郁山安家。  安姓:安行让为贵州安氏土司之后。康熙年间,吴三桂叛,包括安氏土司在内的八姓土司共同抵抗。失利后逃湖北利川文斗坡坪乡,再迁今棣棠乡人字台。  苏姓:苏明达于宣德年间(1426-1435),由麻城县孝感乡迁郁山南京街。苏世光,湖北麻城县孝感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前后,迁盖阳坪(鹿箐乡盖阳村)落业。  胡姓:胡思贤于光绪十六年(1890),从江西泸溪县茹陵乡十二都窑塘堡东鼓岭迁宝石楼(今保家楼),开中药铺。  晏姓:晏贵明,洪武元年(1368),从江西瑞州府上高县泡花园子来彭水经商。晏贵明落业于晏家湾天井(今龙洋乡莲花寺村),以撵鹿为界。  龙姓:龙东溪于天启年间(1621-1627),从麻城县孝感乡迁上潭(瑭)口杨家坝。  龚姓:龚绍宇于崇祯八年(1635)授涪陵鹤游坪州佐。后值张献忠起义,避居彭水。殁葬城南沙沱。  吴姓:吴志荣,于万历初年由麻城县孝感乡奉命入川,后到郁山定居。  余姓:余在芳,新喻县十字街人。康熙四十八年,避难迁左家院(今润溪乡石坝村)。其祖先在元代时曾改姓铁,为九兄弟,分手时留有八句诗:“铁姓原是宰相家,红巾赶散入西涯。兄弟只想河中死,那知河中插柳垭。又有鱼儿滩上走,托我兄弟进洛阳。洛阳桥上一分手,铁余两姓是一家。”  石姓:石文启,崇祯九年(1636)由黔江西泡乡刺竹垭迁鸡冠乡施家坪仙桃坝(今龙溪乡萤岭村)。  彭姓:彭学海乾隆四十八年(1783),应郁山巡检蔡元彬之聘,从湖南永定迁彭水。后居靛水坝。  罗姓:罗绍义,于明末避乱,从涪陵竹子坝迁郁山鸡鸣井熬盐。  卢姓:卢贵阳,原在云南为官。顺治初年,因兵变来彭水郭家溪避乱。  2.《黔江县志》中涉及苗族的姓氏[14]:  龚姓:龚氏从江西分四支入川。龚巨川一支,其始祖于唐中叶迁来黔江,住麻田坝、瓦屋弯等地。明嘉靖时龚巨川住官渡河水寨。此外,龚启禄、龚永昌、龚朝雄三支于明正统、万历、崇祯时,先后从江西迁入黔江之盾,龚氏四支于清代合族,后裔分住蓬东、正阳、冯家坝镇、五里、蒲花、太极、金溪、西泡、沙坝、邻鄂、石会等乡。  陈姓:陈氏于明崇祯年间由江西临江府清江县迁入酉阳司上祭里细水落罔岩。清康熙  甲午年(1714),其后裔陈国聪因苦土司徭役,遂迁县境白土乡,子孙繁衍,分住白土乡张家  湾、三塘盖、赵家河,石钟乡朱家岩、榨南沟,新华乡土门子、砂子咸、金溪乡长春沟、龙洞湾、筲箕滩、田家沟、米市坝等地。  李姓:李通,原籍甘肃巩昌府陇西县人。明末隆庆时入川,居后里甘棠堡(原属彭水,今属黔江)。后裔分住杉岭、白石、黄溪、后坝、南海等乡。另一支,李应春,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赣迂境内正阳乡张官坝世居。后裔分住张官坝、马道子、新田沟以及官渡河、洞塘、孙家营等地。      张姓:张应壁、张应选弟兄,于明万历乙卯年(1615)由江西临江府入境,世居洞口乡张家坝,后裔分住舟白、县坝、工农、白合等乡以及联合镇。      田姓:明洪武元年(1368),田仁夔由黔州迁入酉阳上际里,越三世,曾孙田应洪移居境内白土乡。其后裔分住于白土、金溪、黎水等乡。  罗姓:罗桓,原籍江西临江府吉水县朱氏街,于明洪武初,迁居黔江罗家营古柏树处,  其后裔分住正阳、邻鄂乡以及联合镇等地。  (二)彭水民间关于“赶苗拓业”的记载     彭水县关于明、清“赶苗拓业”的民间传说不少,但见诸文字记载的并不多。在下面这些片断中,仍可见“赶苗”官兵的凶残和幸存者的不易[15]。     庹姓:苗民,二磴岩残存。二磴岩在桑柘镇和诸佛乡交界的红岩的半山腰上,离地约300米高。明代洪武年间,有个名叫“长脚佬”的苗族首领,不堪官府压迫,带领苗民占领了涪州(今涪陵)。后被明朝大军打败,残部溯乌江而上到达洪渡对面的周家寨一带喘息,却夜遭官军突袭,混战中双方损失惨重。他见寡不敌众,便带领幸存的兄弟杀开一条血路,向北部崇山中躲藏。后来,他们攀上二磴岩,总算摆脱了官兵的追捕。从此隐姓埋名,潜居险岩。“长脚佬”改名庹中朝,并编造逃荒活命的故事隐瞒真情。其他弟兄也随称庹姓子弟,一起开荒种地,繁衍后代,生活惭至富足。不料,此段隐情被当地夏三探得,这个游手好闲之徒,意欲侵吞庹姓财产,便向官府告密。官兵星夜出兵,团团围住庹姓村庄。庹中朝怒不可遏,挥舞佩刀杀向敌阵。官兵将他紧紧包围,却不敢近身。于是官兵扬言他再不投降便屠尽全村。庹中朝为保众邻,弃刀就擒,终被斩首。村民将他的遗体安葬在二磴岩神仙岩下,捉夏三以祭灵前。以后,每逢年节忌日,庹姓苗家兄弟都前来祭奠,至今不绝。     朱、陶、彭三姓:苗民,避难朱三洞。朱三洞位于龙射镇东北部,距南望山约3公里。在小河右岸的峭壁上,由天洞、干洞和水洞上下重叠而成。天洞离地高200米,下约60米处为干洞,再下100米是水洞。干洞干燥平滑,阳光可深透200米许,空旷处可并行10辆大汽车,可供千百人游乐。天洞伏流沿其内壁下流,但闻其声,不见其形,冬暖夏冷,堪称佳境。因地处凶山恶水间,人迹罕到。清雍正十一年(1734),旗兵血流山乡。居住在大地、沱田、小河一带的朱、陶、彭三姓苗民,携带粮草藏进干洞,躲避清兵屠杀。俟血雨腥风散尽,他们才从洞中出来,谎称是湖广、江西移民,分别居住在担子峡、梁家沟和荣木头等地,1982年才恢复本来族属成份。洞内至今尚有他们当年石垒房屋遗存,洞壁上当年所刻各姓字样仍清晰可辩。     肖、余、汪、汤、易姓:苗民,大石笋下余生。大石笋位于润溪乡九重岩侧的芙蓉江右岸,高200米,围圆150米左右,为芙蓉江著名景观之一。其底座多缝隙,表面长满无名草木,全遮本来面目。清雍正十二年(1734),赶苗蛮的官兵大队人马从靛水、文武杀向洋水桥,当地苗民闻讯四处躲藏。居住在五里垭一带的肖、余、汪、汤、易等姓苗民,曾到过大石笋,知道那里可以藏人,便亡命向山里奔逃,纷纷潜到大石笋下活命。有一易姓男子在逃亡途中躲避不及,便倒在死难苗胞尸体中佯装死尸,并拖一具尸体盖在自己身上。当时,清军以死人耳朵记战功。打扫战场时,易性男子咬紧牙关忍住割耳之痛,才幸免于死。等到官兵撤退后,他们才出来谎称移民,定居在龙洋、润溪、三会等地,继续生息繁衍。故当地至今流传“肖、余、汪、汤、易割耳,是杀不尽的残苗”这句话。  三、重庆苗族的定居  苗族迁入重庆民族地区的时间很早,主要分布在今渝东南的彭水、秀山、酉阳、黔江四区县以及渝西南的江津、綦江、万盛等区县。  (一)渝东南苗族的定居  如前所述,渝东南苗族为“古三苗遗种”、“盘瓠之后”,这是无疑的。但是,世居土著、移民迁徙、避难落籍、募民垦荒等也不失为苗族的来源。清《皇朝经世文编》载《郭青螺文集》云:“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正处于楚、蜀、黔三省交界处,说明此四县居住的亦多“三苗遗种”。《水经注》卷37载:“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当时,今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皆属武陵郡。《后汉书》云:“其在黔中、五溪、长沙间则为盘瓠之后”,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四县为古黔中、五溪地。也难怪《方舆胜览》卷60说,绍庆府人皆“盘瓠子孙”。从民间传说来看。在湘西流传的《迁徙歌》中云:苗族从“水乡”迁入武陵五溪地区后,“一支去往平款(今秀山县),一支去往酉阳”(《苗族史》1992年版85-86页)。这两支苗民当源于“三苗”。  1.黔江的龚、胡、秦、向四姓的定居。巴国时板楯蛮七姓中的“龚”姓,“世居黔地,由来久矣”,后来统领胡、秦、向三姓,在黔江安家落业,胡、秦、向三姓分别居峡口(篷东乡境内)、栅山(今黔江栅山乡)、后坝(今黔江后坝乡)。《黔江县志》载,黔江“宋元以来,半设于夷,为龚、胡、秦、向四大士豪所据,龚据水寨,胡据峡口,秦据栅山,向据后坝”。这与今黔江苗族中的龚、胡、秦、向四大姓一脉相承。  2.秀山和酉阳的吴、龙、廖、石、麻等大姓的定居。《秀山县志》云:今龙凤、塘坳、峻岭、清溪一带的伍、龙、舒、何诸姓,溶溪、玉屏、溪口一带的石、皮、吕、龙、麻诸姓,石耶、岑溪、晏龙、巴家的吴、龙、廖、石、麻诸姓,石堤、保安、里仁的吴、石等姓“皆苗人也”。上述诸姓仍为今秀山苗族中的大族。据1958年四川民族调查组苗族小组调查,秀山吴姓祖籍江西南昌府,于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迁居秀山县保安乡下坝村;秀山县龙姓原为江西南昌府人,经由湖南苗里迁住于今保安乡甘溪村,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秀山县石姓原为江西吉安府人,其祖辈先迁居酉阳,后迁居今梅江镇金珠村,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6]。由于吴、龙、廖、石、麻等姓氏曾先居于酉阳,后一部分迁入秀山县,因此,至今这些姓氏仍为酉阳苗族中的旺族。  3.渝东南龚、罗、朴诸姓的定居。这些苗族除世居者外,也有分别于唐、宋、元、明各代从湖南、江西、贵州迁来的。今渝东南苗族中的龚、罗、朴诸姓与汉代板楯蛮七姓中的“龚”、“罗”、“朴”诸姓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这可以从渝东南的一些地名得到映证。在彭水、黔江、酉阳有名“板楯沟”、“板楯岩”的地方,当为古板楯蛮活动留下的地名。《酉阳直隶州总志·卷二》云,此山曾“为蛮酋所据,本名蛮王山,蛮冢尚存”,其山下有板楯岩,可能为古代板楯蛮的据点之一。  (二)渝西南苗族的定居  1.江津区苗族的定居。江津区苗族分别为唐初、五代、清初、民国从太原、贵州等地迁入。据《江津市乡土志》载:苗族于唐初由太原入蜀,居全市乡镇和铜罐驿、顺江一带,“有安、奢、宋、杨、袁、何、穆七姓。以安、奢二姓最强。”“袁、何、穆三姓皆为杨氏土目,国(清)初,始叛杨归诚散居津境”。  2.綦江县苗族的定居。据《綦江县志》载:綦江苗族为300多年前从云南、贵州移入县内高寒山区。綦江县在清代就有苗族居住,“老鸦窝不数里曰樱桃窝,有苗族居住,草屋数十间。”“邑安里大罗坝一带与贵州仁怀界连,有苗种二,一为裸猡,一为红苗。”“即今改土归流,而邑介黔之地,犹有苗民种田。”  3.万盛区苗族的定居。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太原杨端率杨、谢等姓应募子弟兵,从播州驱南诏,杨氏始占播州。明万历二十年(1592),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屯兵官坝(今万盛区城关镇址)。平杨应龙时,苗民惨遭屠杀,遗裔很少。清顺治十六年(1659)后,朝廷大规模移民填川,有湖广苗族迁入区境。康熙五十一年(1712),苗族首领吴老化等降清,苗族先后约有500户左右被迁入万盛区。可见,万盛苗族多为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广和贵州迁来万盛定居。  4.南川区苗族的定居。杨会廷在《南川苗族述略》(参见《南川文史资料》1984年版第70-73页)中叙述,南川苗族为清初四川“招民耕种”时从湖北孝感迁来,最先落业的有陶万、罗希顺、熊大顺、杨沙等人,后又有马树廷等迁入,今有熊、杨、陶、马等姓计100余人居住在南平镇后山村一组。  综上所述,苗族迁入渝西南地区虽早,但由于战乱,遗裔不多,主要是清朝迁入的[17]。  ——摘自《重庆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苗族卷》
志高远望 事与愿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4-11-1 12:28 , Processed in 0.0704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