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了洪洞大迁徙是各家族的去向?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38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8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7 07:5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了洪洞大迁徙是各家族的去向?



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其中:南106县(市),北京、天津、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南的移民要以黄流域和淮流域为主,这和两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山东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山东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在9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青岛、胶南、胶县、即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武城、广饶、滨县、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博兴、惠民、潍坊、潍县、诸城、郯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掖县、荣城、莱西、招远、黄县、临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县、莒南、费县、泰安、莱芜、新汶、肥城、平阴、宁阳、东平、济宁、兖州、鱼台、嘉祥、汶上、曲阜、邹县、菏泽、郓城、巨野、单县、曹县、鄄城、梁山、定陶、东明、聊城、东阿、临清、莘县、金乡、微山、阳谷、冠县、高唐、邹平、无棣、威海。京、津、冀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29个县(市),主要为:北京、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县、大兴、房山、天津、静海、武清、宝坻、宁、蓟县、石家庄、唐山、灵寿、束鹿、晋州、赵县、井陉、获鹿、新乐、正定、深泽、无及、赞皇、元氏、栾城、平山、张家口、怀来、蔚县、张北、宣化、涿鹿、怀安、滦平、隆化、丰宁、万全、迁西、迁安、昌黎、卢龙、滦南、遵化、玉田、乐亭、滦县、丰南、安次、三、霸县、固安、大城、秦皇岛、安乎、交、肃宁、文安、永清、保定、涞水、阜平、唐县、徐水、高阳、沧州、青县、海兴、任丘、武邑、故城、冀县、丘县、鸡泽、临西、任县、涿县、定兴、安新、蠡县、博野、定县、涞源、新城、完县、清苑、满城、沧县、东光、间、献县、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武强、邯郸、永年、曲周、魏县、成安、大名、涉县、广平、临漳、磁县、武安、邢台、柏乡、隆尧、南宫、巨鹿、沙、临城、新、清、广宗、内丘、威县、南和、南皮、盂村回族自治县。皖、苏、鄂、湘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62个县(市),主要有:合肥、鞍山、长丰、蚌埠、六安、明光、定远、淮北、安庆、铜陵、宿州、砀山、萧县、灵璧、怀远、滁州、凤阳、和县、泾县、寿县、亳县、蒙城、利辛、睢宁、阜南、南京、徐州、连云岗、丰县、沛县、盱眙、大丰、铜山、泗阳、沐阳、如皋、清江、江都、襄阳、武汉、十堰、孝感、大悟、荆门、监利、沔阳、郧县、均县、随县、随州、枣阳、宜城、保康、光化、钟祥、长沙、株洲、郴州、郴县、桑植、襄樊、邳州。陕西、甘肃的移民分布在关中地区,宝鸡地区及邻近山西地区多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山东、南间接迁移去的。其主要分布为:西安、铜川、宝鸡、岐山、武功、眉县、三原、户县、蒲城、韩城、大荔、合阳、白水、澄城、银川、青铜峡、石咀山、麟游、兰州、甘谷、天水、张掖、镇原、扶风、彬县、米脂、绥德、吴堡、周至、民乐、景泰、中卫、兴平、乾县、会宁、榆林、武威、商州、固原、华阴、古浪、洛南、商南、山阳、丹凤、城固、威南、靖远、平凉、庄浪、渭南。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西有34个县(市)、内蒙古8个县(市)、辽宁11个县(市)、吉林3个县(市)、黑龙江3个县(市)、广西1个县。其分布为:太原、台、平定、寿阳、代县、交城、祁县、阳城、灵石、平遥、清徐、忻州、大同、浑源、应县、朔州、榆次、太谷、介休、阳曲、阳泉、定襄、榆社、原平、平鲁、阳高、盂县、汾阳、孝义、运城、静乐、长治、潞城、晋城、呼和浩特、包头、固阳、凉城、丰镇、清水、商都、兴和、沈阳、大连、清原、抚顺、丹东、鞍山、辽阳、海城、凌原、锦州、建平、长舂、四平、洮安、哈尔滨、鹤岗、嫩江、北流县。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如,据家谱资料统计,山东境内的广饶陈官乡古氏与昌乐朱刘镇古氏、寿光田乡古氏、莲县古氏等,均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古氏一族。还有大部分不忍分离被迫改姓的。如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曹县《魏刘氏合谱》)另在南黄县就有魏姓与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温姓与王姓都是异姓同宗。类似这种情况,在北、山东也不胜枚举。在北省间县一带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在山东“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在南省永城“崔、谢、张、陈是弟兄”等说法。在豫东和鲁北,关于“打锅牛”的传说,也广为流散。相传,洪洞县有牛氏兄弟,在集结于大槐树下后,方知同姓不能同迁一地。兄弟深知自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便匆忙将一口大锅砸成瓣,各执一片,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时间是弥合心灵创伤的最好药剂。但在历经六百年风雨后的当今,豫鲁某些农村牛姓素不相识的长者们,见面后还要问“打锅不打锅?”如双方都说“打锅”,便认做同宗一家……在冀、豫、鲁,关于“打锅牛、打锅常、打锅张、打锅郭、打锅申等传说也广为流传。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现代的辉县人,尤其是居住县城东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们所有的记忆,最远追溯到百年前那个令人作呕的明王朝初年。其他姓氏家族,根据族谱可知端倪。如南辉县的《穆氏家谱·序》中云,穆氏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乱柴沟初迁南卫辉……穆家营庄,历居数世。至万历年间,又迁于获邑西北隅距城十里穆家营”。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六十多个县市。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百余年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年(公元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北,建阴宅(坟地)于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后繁衍到二十余世,仍然是衣冠峥嵘,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枪之王”。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古岗植槐三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百年亳西名门。”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南。”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约十公里的金栗山下,有一个保持着明清风貌的村庄--山西村。这是一个保留着原始城墙的长方形村落,村庄坐东朝西,有东西城门两个,城墙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已有数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来。尤其是东面、北面的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其中西城门洞高约六米,门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书“三槐并茂”四字,字呈红色,旁有“大清咸丰元年重修”字样。据介绍,山西村是明初一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该村。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本地,老二迁至此地,老三迁至白水。门楣上书“三槐并茂”即为弟兄三人家族兴旺,事业发达之意。槐指山西大槐树。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见证。据村史记载说,该村迁址不久,经常有土匪、强盗来村庄骚扰,后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议之下,全村村民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齐心协力花年时间修筑城墙。清咸丰九年,又置铁门一对,使西城门洞有两道城门,坚不可摧。西城门洞上方有三间大房,解放前还有乡政府在其上办公。山西村的城门东西相对,门洞深约七米,门洞里原有两道门,由于时年已久,门已不存,然而安装门的青石门礅、门柱洞、门杠插孔依然保存完好。穿过门洞走进村子,一条中心道路将村子分为南北两半,村不大,东西长约二百余米。城堡内共有二十八户居民,其余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为主。这个村在当地俗称山西堡(bǔ)子。村外人称进村为“进城”,村内人称出村为“出城”。在山西村的城西门外十米处,有一座陈旧的王氏祠堂,这里是村民一年一度举行聚会、搞年拜的场所。在王氏祠堂内现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记载着祠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这一记载也说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该地成为一大户。南省南乐县福堪乡才丈村,杨氏的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当时杨氏兄弟二人,老大迁到今县城北坟上居住,老二便到今才丈。老二到新居后,在住地周围栽了许多杨树,希望杨姓也和杨树一样,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老二的精心培育下,不久杨树长大成材。老二以为这才仅仅是新生活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盼望成材的杨树继续成长,就以此给自己的村子起名叫“材长”。至清朝末年,演化为今名才丈。才丈的杨姓至今已传二十四代,有二百多户人家。当年山西移民东来时,大多异姓结伴而行,共同觅地建村聚居,因此新建之村多冠以姓氏。当时山东省西部有几户杨姓人家在朝城北约三华里处定居,取村名杨庄,后又有史姓人在附近建村,因其地比较低洼,便取村名“史家洼”。初建村落,难免缺这少那,遇上许多困难。移民来时,一般只带些衣物锅碗,农具则一无所有。后来慢慢置办一些,一时也很难齐备。特别是大件农具,价格较高,购买不易,往往要节衣缩食三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购进一件。当时杨庄人经过几年努力,联户拴了一辆大车,一时买不起牛,外村人便把杨庄叫“杨没牛”。史家洼则只买了一头牛,多年没能拴起车,外村人便戏称其“史没车”。可喜的是,一个有车没牛,一个有牛没车,这种“瘸腿”现象却促成了两村自发的联合。两村把车和牛配起套来,轮流拉土、送粪、运庄稼、串亲戚,协调得如同一个村,赶上大忙季节,两村相互推让,尽量让对方先用。杨家用时,总是用好草好料喂史家的牛,连一下重鞭也舍不得打,生怕弄掉一根牛毛;史家用时,尽量少装载,走好路,遇上坎坷道,就牵牛慢行,惟恐弄坏了杨家的车。这样合作了几年,牛养得膘肥体壮,车保养得完好如新。史杨两村亲密无间的合作,在朝城一带传为佳话。史家因地处低洼,每逢水患,就去杨家躲避。后来,史家迁居到邻村,杨庄村址也有变更。不论地理位置如何变化,史杨两家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睦邻关系,从古至今,相沿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5-1-16 00:01 , Processed in 0.1186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