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鄉親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來參加馬志賢先生追悼會.
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4年3月15日,在臺灣家中, 溘然長逝.
噩耗傳來,我們馬氏家譜編委會全體成員萬分悲痛, 因為我們馬氏家族從此失去了一位好先生;我們馬氏家譜編委永遠失去了一位好主任.
馬志賢先生, 是我們始祖馬五老的第十七世孫中年齡最大的,是我的大哥, 早年隨蔣介石的部隊到了臺灣,在那裏建立家庭,開啟了他的人生之旅.在臺灣的日子裏,他每時每刻都沒有忘記在馬崗的父老鄉親們,文化大革命後期,他多次往老家寫信,開始寫他父親馬鳳祥收,後來寫他叔父馬鳳儀收,最後寫他弟弟馬志雄收,都杳無回音,他想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別家鄉20多年,他哪里知道事過境遷,物是人非,他寫的收信地址是:河南省鎮平縣石佛寺公社馬崗大隊,我們都知道,1975年以後, 馬崗大隊已經歸王崗新公社管轄,我志雄二哥沒有收到過他的一封信,到了我鳳和叔任石佛寺鎮鎮長時,才把幾十封我志賢大哥寫的信拿回馬崗交給了我志雄二哥,從此,這個海外遊子終於和家人聯繫上了.他回大陸在洛陽經商,把畢生的精力傾注在祖國的建設事業上.經常回馬崗看望父老鄉親們,他常說: “故土難舍,親情難忘”, 他每次回來,都要挨家挨戶地串串門子,訪訪親友,給上幾十元錢來救濟那些當時處於極度貧窮的父老們;送上幾件衣服來拯救當時那些處於饑寒交迫的鄉親們.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內心非常高興,但是他又看見了馬崗村的面貌沒有多大的改變,他和我品甫老爺是孩提時代在一起玩過泥巴的好朋友,他多次給我品甫老爺說: “要致富,先修路.要徹底改變馬崗面貌,準備修建一座人工湖”.因此,他在洛陽想辦法多掙錢,準備修下坡營裏的東西路,準備在下坡東河,開挖人工湖,另外,他不忘馬氏先祖恩德,牢記馬氏宗親根本,要把從內鄉馬溝遷到馬崗的祖先一代一代地續下來,一直續到紅範的孫子20代人的名單,和馬崗在外地的人員,以及從馬崗遷往外地的人員名單全部登記入冊,編印成書,這是一項龐大的花費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工程啊!做為馬氏家譜編委會的榮譽主任,他多次打電話給我說: “要把我們的家譜編印成書,要把馬氏祠堂修的宏偉壯觀一些,修成富麗堂皇的二層樓,院子裏要有健身器材,花草花卉,球類場地,健身房,浴池,要修建老年活動室,閱覽室;要把馬氏陵園的規模搞大一些,要把太祖馬大旺三世、馬國用四世,馬治安五世、馬賢才六世以及馬自有、馬自明、馬自強、馬自成、馬自秀七世等親弟兄11人的墓碑全部立起來”, 他尤其提出來要把下坡人的祖先馬宛的墓碑找到豎立在馬氏陵園裏.陵園的規模建得越大越好,要對馬氏祠堂和馬氏陵園做個預算,除了村裏馬氏人員捐一部分款外,他要把大部分款全包下來.由此我們看到了他對馬氏先祖的一顆赤誠的心;對興建馬氏陵園和馬氏祠堂的一顆火熱的心.
正當我們天天引頸盼望他從臺灣返洛陽的時候,臺灣我大嫂那裏傳來了不幸的消息,我大哥駕鶴歸西,永遠離開了我們,真讓我們馬氏家譜編委會全體成員心痛不已.
紙短情長, 筆拙意遠,書不盡言,我們謹獻上一炷清香,遙祝大哥在天堂一路走好!讓我們和我大嫂及其亲属们一起節哀順便。
馬志賢先生在台湾海峡对岸安息吧!
馬克忠暨馬氏家譜編委會全體成員揮淚敬挽
二零一四年六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