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宿迁马姓的由来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38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8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4:5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宿迁马姓的由来
谁知道我们江苏宿迁马姓的由来谁知道我们江苏宿迁马姓的由来

  「马」源出 ;
  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於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於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瘀氏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句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
  4、回族中马姓这麽多,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明代许多着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这种译法对清代及后代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记》、魏源《海国图志》等均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甚至有人称穆罕默德为“马圣人”。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再加上“马”姓是皇帝赐姓,回族又不似汉族那麽重视姓氏谱系,而是可以自由选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大大增加了“马”姓的人数。
  5、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在我国东北聚集着许多满族马姓,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在八旗中就有许多满族马姓。满族的马姓跟地名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在现在的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国,这个国呢,他们也是以养名马出名,而且他们还把官叫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为官名,迁入这个地区的女真族,都以这个地名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6、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迁徙分布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省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省)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省,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九位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此外,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敦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宗族特征
  1、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为大姓,且在汉族人口中也属前列之姓。据有关资料统计,马姓在全国回族中属十三大姓之一,在汉族人口中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
  2、马姓多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所出名人较多,遍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3、各支马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河北青县马姓一支字行为:“有志名克立,维汝受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虞东干渡马姓祖制排行字行为:“观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风,惟思豪杰士,冀冠圣贤中,经济治君国,诗书善厥躬,鹏飞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训,家传尚质衷,登瀛怀睿智,显达式英雄,宜法攀龙嗣,求多起凤冲,宽和端本道,庄敬令闻崇,恩泽深先代,荣封勉尔忠,品量钦景哲,光耀望元通。”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对古代经典研究非常之深,学生有千余人,他讲课时座在高堂,有女子奏乐,很有气派。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毛最良。”
  马援: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光平东北)人,东汉名将。建武十七年(41年)被任为伏波将军,后历任太守,发展了相马法。年六十余仍征战沙场。尝谓宾客曰:“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著有《铜马相法》等。
  马 武: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
  马 腾:右扶风茂陵人(今陕西省兴平东北),初为凉州刺史司马,曾与韩遂割据凉州,后被曹操所杀。
  马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三国名将,出身于凉州豪强家族。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关陇,超据潼关拒守,操用离间计,使超与韩遂相互猜疑,一举击败之。超率羌胡退出关中,转战陇上,杀凉州刺史,并其众,自称征西将军,督凉州军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杨阜起兵,杀其妻子,超遂奔汉中依张鲁,不得志。建安十九年归刘备,助备击破刘璋于成都。诸葛亮称他文武全才,勇猛过人。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官至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次年卒。
  马谡:字幼常(190-228),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初从刘备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器重,而刘备临终对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不以为然,以谡为参军。蜀汉建兴六年(228年),亮出军祁山,不理众人反对,以谡为先锋。谡违反亮之法度,结果在街亭为魏将张颌所败,士卒离散。亮进退无据,引军还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亮下谡于狱中,按律处死。亮为之流涕。
  马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马 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省)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
  马 殷:许州鄢陵人(今属河南省),五代时楚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马钰:宋代进士。传说,大定年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真人。
  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与夏圭并称“马夏”。
  马 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擅画山水,兼工书法,能诗。
  马 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
  马 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参加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译,著有《瀛涯胜览》。
  马荃:清女画家,字江香,江苏省常熟人,马逸妹,龚克和妻。工花卉,设色妍雅,恣态静逸,有浓丽冷艳之韵而无媚俗之风骚。夫亦工书画,夫妇形影不离,同游京师,以绘事自给殊怡然。后夫亡归里,仍事书画,艺名日高,四方以缣素兼金前往求画者益众,好画者亦皆来求授指法。传世作品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作《花卉图》轴,图录于《神州国光集》;雍正十二年(1734年)作《观音像》轴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乾隆元年(1736年)作《春花争艳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九年(1744年)作《桃花飞燕图》轴由周怀民先生收藏;二十年(1755年)作《花鸟图》轴藏常熟市博物馆;《花鸟草虫图册》十页,藏南京市博物馆。从艺活动约于康熙、乾隆年间。
  马 可:当代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 。生于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于北京。1937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参加救亡运动,从事音乐宣传。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三队 ,任歌咏指挥同时从事音乐创作。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工作。创作了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 南泥湾 》、《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参加歌剧《白毛女》创作,是主要作曲者。解放战争时期,随鲁艺在东北从事音乐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及《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歌剧《小二黑结婚》、评剧《志愿军未婚妻》、歌曲《伽琴你有多少弦》等,并撰写了许多音乐研究文章。他对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和发展、戏曲音乐的研究和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师皇:黄帝时代著名兽医,善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宫,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后。终明帝一朝,不以自家私事干预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亲戚。章帝即位后为太后,多次拒绝章帝赐封马氏兄弟。后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马防、马廖、马光三兄弟列侯,马太后认为即使他们因军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归第”。
  马瑞临:今江西省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历二十年著成《文献通考》,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
  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
  马皇后: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朱称帝时封后,生于宿州市北70里闵子乡新丰里。其父因仗义杀人携女逃往定远,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郭子兴夫妇遂把她收为义女,授以史书,教以女红。马氏长得虽不漂亮,但端庄温柔,老成干练,再加上善解人意,知诗书,精女工,所以博得养父母的欢心和乡亲们的称赞。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率数千人响应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占据了濠州(今凤阳)。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他有勇有谋,连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青睐,便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
  马建忠:浙江省丹徒人,清末语言学家,曾赴国外留学,精通多国语言,著有《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叙伦:浙江省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参加革命,历任人大常委,政协、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马君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诗人。原名道凝,改名和,号君武。桂林人。幼苦学,及长入广西体用学堂。1900年赴新加坡见康有为,衔命回广西策应唐才常起义。1901年自费赴日本读书,为广西第一个留学生。初与梁启超办《新民从报》,旋追随孙中山革命。曾任北京政府司法总长。1928年回广西创办广西大学,任校长。1932年兼任两广硫酸厂厂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复任广西大学校长,次年病逝于任上。生平译著甚丰,主要有:《物种起源》、《达尔文》、《民约论》、《弥勒约翰之说》、《赋税论》、《唯心派钜子黑智儿之学说》、《代数学》、《矿物学》等书。
  马寅初:浙江省嵊县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历任几大名校校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马连良:当代京剧演员,工老生。字温如(1901-1966 ),北京人,回族。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10岁登台,演出《定军山》、《打棍出箱》等剧。出科后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名家学习,并吸收余(叔岩)派艺术之长,经长期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风格卓异的马派艺术。

  分布地区
  郡望
  扶风郡:汉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时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光平东南)。隋唐扶风郡即岐州。
  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郏 县:秦置县,今河南省郏县三国时期改为龙山县隋文帝开皇初改龙山县为汝南郡,历经唐、宋、元,元末复置郏县归汝州郡。
  荏平县:今属山东省荏平县。
  临安郡:今属浙江省杭州市。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广陵郡:秦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隋改江阳,治今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华阴郡:古代县名。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正平郡:即今山西省新绛。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汉为临汾县地,北魏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北周武成二年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州治从玉壁迁置今县址,后改称绛郡,附郭正平县。唐代改郡为州。明洪武初处正平县废入绛州。民国初改称新绛县,今因之

2009-04-23 14:32马贤庆|分类:宿迁市
分享到:


2009-04-23 14:36网友采纳

  「马」源出 ;
  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於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於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瘀氏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句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
  4、回族中马姓这麽多,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明代许多着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这种译法对清代及后代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记》、魏源《海国图志》等均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甚至有人称穆罕默德为“马圣人”。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再加上“马”姓是皇帝赐姓,回族又不似汉族那麽重视姓氏谱系,而是可以自由选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大大增加了“马”姓的人数。
  5、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在我国东北聚集着许多满族马姓,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在八旗中就有许多满族马姓。满族的马姓跟地名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在现在的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国,这个国呢,他们也是以养名马出名,而且他们还把官叫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为官名,迁入这个地区的女真族,都以这个地名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6、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迁徙分布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省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省)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省,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九位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此外,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敦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宗族特征
  1、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为大姓,且在汉族人口中也属前列之姓。据有关资料统计,马姓在全国回族中属十三大姓之一,在汉族人口中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
  2、马姓多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所出名人较多,遍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3、各支马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河北青县马姓一支字行为:“有志名克立,维汝受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虞东干渡马姓祖制排行字行为:“观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风,惟思豪杰士,冀冠圣贤中,经济治君国,诗书善厥躬,鹏飞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训,家传尚质衷,登瀛怀睿智,显达式英雄,宜法攀龙嗣,求多起凤冲,宽和端本道,庄敬令闻崇,恩泽深先代,荣封勉尔忠,品量钦景哲,光耀望元通。”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对古代经典研究非常之深,学生有千余人,他讲课时座在高堂,有女子奏乐,很有气派。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毛最良。”
  马援: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光平东北)人,东汉名将。建武十七年(41年)被任为伏波将军,后历任太守,发展了相马法。年六十余仍征战沙场。尝谓宾客曰:“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著有《铜马相法》等。
  马 武: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
  马 腾:右扶风茂陵人(今陕西省兴平东北),初为凉州刺史司马,曾与韩遂割据凉州,后被曹操所杀。
  马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三国名将,出身于凉州豪强家族。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关陇,超据潼关拒守,操用离间计,使超与韩遂相互猜疑,一举击败之。超率羌胡退出关中,转战陇上,杀凉州刺史,并其众,自称征西将军,督凉州军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杨阜起兵,杀其妻子,超遂奔汉中依张鲁,不得志。建安十九年归刘备,助备击破刘璋于成都。诸葛亮称他文武全才,勇猛过人。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官至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次年卒。
  马谡:字幼常(190-228),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初从刘备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器重,而刘备临终对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不以为然,以谡为参军。蜀汉建兴六年(228年),亮出军祁山,不理众人反对,以谡为先锋。谡违反亮之法度,结果在街亭为魏将张颌所败,士卒离散。亮进退无据,引军还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亮下谡于狱中,按律处死。亮为之流涕。
  马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马 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省)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
  马 殷:许州鄢陵人(今属河南省),五代时楚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马钰:宋代进士。传说,大定年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真人。
  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与夏圭并称“马夏”。
  马 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擅画山水,兼工书法,能诗。
  马 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
  马 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参加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译,著有《瀛涯胜览》。
  马荃:清女画家,字江香,江苏省常熟人,马逸妹,龚克和妻。工花卉,设色妍雅,恣态静逸,有浓丽冷艳之韵而无媚俗之风骚。夫亦工书画,夫妇形影不离,同游京师,以绘事自给殊怡然。后夫亡归里,仍事书画,艺名日高,四方以缣素兼金前往求画者益众,好画者亦皆来求授指法。传世作品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作《花卉图》轴,图录于《神州国光集》;雍正十二年(1734年)作《观音像》轴著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乾隆元年(1736年)作《春花争艳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九年(1744年)作《桃花飞燕图》轴由周怀民先生收藏;二十年(1755年)作《花鸟图》轴藏常熟市博物馆;《花鸟草虫图册》十页,藏南京市博物馆。从艺活动约于康熙、乾隆年间。
  马 可:当代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 。生于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于北京。1937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参加救亡运动,从事音乐宣传。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三队 ,任歌咏指挥同时从事音乐创作。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工作。创作了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 南泥湾 》、《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参加歌剧《白毛女》创作,是主要作曲者。解放战争时期,随鲁艺在东北从事音乐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及《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歌剧《小二黑结婚》、评剧《志愿军未婚妻》、歌曲《伽琴你有多少弦》等,并撰写了许多音乐研究文章。他对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和发展、戏曲音乐的研究和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师皇:黄帝时代著名兽医,善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宫,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后。终明帝一朝,不以自家私事干预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亲戚。章帝即位后为太后,多次拒绝章帝赐封马氏兄弟。后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马防、马廖、马光三兄弟列侯,马太后认为即使他们因军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归第”。
  马瑞临:今江西省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历二十年著成《文献通考》,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
  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
  马皇后: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朱称帝时封后,生于宿州市北70里闵子乡新丰里。其父因仗义杀人携女逃往定远,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郭子兴夫妇遂把她收为义女,授以史书,教以女红。马氏长得虽不漂亮,但端庄温柔,老成干练,再加上善解人意,知诗书,精女工,所以博得养父母的欢心和乡亲们的称赞。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兴率数千人响应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占据了濠州(今凤阳)。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他有勇有谋,连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青睐,便将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为妻。
  马建忠:浙江省丹徒人,清末语言学家,曾赴国外留学,精通多国语言,著有《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叙伦:浙江省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参加革命,历任人大常委,政协、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马君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诗人。原名道凝,改名和,号君武。桂林人。幼苦学,及长入广西体用学堂。1900年赴新加坡见康有为,衔命回广西策应唐才常起义。1901年自费赴日本读书,为广西第一个留学生。初与梁启超办《新民从报》,旋追随孙中山革命。曾任北京政府司法总长。1928年回广西创办广西大学,任校长。1932年兼任两广硫酸厂厂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复任广西大学校长,次年病逝于任上。生平译著甚丰,主要有:《物种起源》、《达尔文》、《民约论》、《弥勒约翰之说》、《赋税论》、《唯心派钜子黑智儿之学说》、《代数学》、《矿物学》等书。
  马寅初:浙江省嵊县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历任几大名校校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马连良:当代京剧演员,工老生。字温如(1901-1966 ),北京人,回族。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桂、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10岁登台,演出《定军山》、《打棍出箱》等剧。出科后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名家学习,并吸收余(叔岩)派艺术之长,经长期艺术实践,发展为独树一帜、风格卓异的马派艺术。

  分布地区
  郡望
  扶风郡:汉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时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光平东南)。隋唐扶风郡即岐州。
  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魏改建京尹郡,“尹”为太守。唐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金元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民国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国民党政府成立时废。
  郏 县:秦置县,今河南省郏县三国时期改为龙山县隋文帝开皇初改龙山县为汝南郡,历经唐、宋、元,元末复置郏县归汝州郡。
  荏平县:今属山东省荏平县。
  临安郡:今属浙江省杭州市。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广陵郡:秦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隋改江阳,治今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华阴郡:古代县名。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汉代时置华阴县(因在华山之北故名华阴)。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华州置华阴郡,治所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故城在现在陕西省华阴县东南。
  正平郡:即今山西省新绛。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汉为临汾县地,北魏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北周武成二年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州治从玉壁迁置今县址,后改称绛郡,附郭正平县。唐代改郡为州。明洪武初处正平县废入绛州。民国初改称新绛县,今因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5-1-15 23:27 , Processed in 0.0751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