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氏分布及历代迁徙概况转载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31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1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12: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氏分布及历代迁徙概况 (2011-09-14 09:14:04)[url=]转载[/url]

标签: 文化分类: 家族源流

汉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这两大部落集团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至河北,陕西北部。但是这两大部落集团并没有占有这一地区,而是处于不断的迁移和战争之中,说明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一个居统治地位的部落集团,还经常受到同类或自然的威胁,不得不经过战争或迁移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马姓作为黄帝的后裔,先祖颛顼居帝邱,即今河南省濮阳东南,而皋陶、伯益其后,就一直在黄河流域,今中原地区迁徙生活着。一直到造父,在西周时被封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西周末年成为了晋的属国。晋献公时赵夙受封于耿,即今河津县东南。晋文公时赵衰被封为原大夫,迁居于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但是这一时期赵氏宗族大多还在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赵简子开始以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为基地。赵襄子在晋定公三十六年(前476),灭代国(今河北蔚县一带),封给了侄子赵周,称代成君。这是赵氏宗族迁移的东北终点。赵献侯即位(前423),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与韩、魏三家分晋后,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于晋阳。赵敬侯元年(前386)又由中牟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至此,赵的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和  河北西南部这一广大的区域。
马姓始祖赵奢在邯郸出生,生活,后参与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于二十年(前306)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这些小国的进攻,至赵惠文王三年(前296)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在赵惠文王当政期间,赵奢曾在燕国任上谷太守,后回赵国先任田部吏,后任将军,率军征战四方,但赵奢家族一直居住于邯郸。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赵王迁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刚刚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实施了一次规模最大的移民,“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五口计,共有60万。移民的来源虽然号称“天下”,但显然基本是出于关东,这是秦帝国由关东徙民关中的开始。其中秦始皇把赵奢的孙子马兴家族从邯郸迁到咸阳,这是马氏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是被迁徙的12万户豪富强族中之一。秦始皇为安抚马兴,封他为武安侯,宗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王朝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迁移的对象是以咸阳居民为主,丽邑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境,迁徙的原因是咸阳城小,人满为患,这样不仅能疏散咸阳人口,还能在秦陵旁形成一个壮观的城市,所以三十五年的移民是二十六年移民在关中的扩散和再安置。马氏宗族在此期间,是否有族人迁至丽邑或云阳,因史料还未发现有记载,也就无法肯定。后来秦王朝又多次迁徙东方的豪强大族到关中就近监视,或者迁移到巴蜀等偏远地区,以割断他们同世代居住的地方的联系。
汉代马氏迁徙情况
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叫做“强宗大族”的势力,这时期的“强宗大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六国旧贵族和地方势力,一部分是汉代新贵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另一部分则是残留的势力强大的家族,也被称之为“强豪大族”、“豪右著姓”。由于秦和西汉政权采取分化打击的政策,他们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贵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自重。各路豪杰为争夺统治权,互相拼杀,由于战乱,秦始皇实关中的成效几乎完全消失,这从西汉初关中的状况可以得到证明。汉高祖刘邦扫灭了群雄,统一了天下,推翻了只存在15年的秦王朝。刘邦称帝后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固然是出于功臣大将多为关东人,不愿西去,但关中经过浩劫,已残破不堪,人口锐减。秦国灭亡后,部分马氏家族成员从咸阳迁回了故居邯郸。
鉴于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的先例,加之关中人口稀少。诸侯王国占据了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时匈奴又南侵,逼近关中。于是,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也即在迁都关中之前,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以赋税上的优待吸引他们留在关中。后九月,又徙诸侯子于关中。大约与此同时,又徙吏二千石至长安。当时已封为列侯的功臣都留居在长安。封为关内侯一级的,按规定得移居关中。然而这些措施所增加的人口还是有限的,而关东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加上异性诸侯又地广人众,战争平息后流民回归到原居住地,所以,关东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关中的快。同年六月,奉春君刘敬对刘邦奏曰:“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因此他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敬首倡的徙民关中的建议,正好符合刘邦的心意,为刘邦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于是刘邦立即予以采纳。汉高祖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据《史记》、《汉书·娄(刘)敬传》记载,除五姓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这是西汉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也是人数最多的移民之一,对关中的开发影响也最大。马氏族人在这次大规模的徙民中应该有族人被徙至关中。
汉初另一次移民是高祖七年(前200)为太上皇在丽邑建新丰。但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后,移民实关中已成为常制,而且设置陵县也成为安置关东移民的一项主要的方法。西汉元帝前的诸帝,即位后就开始修筑陵墓,同时徙民于建在陵旁的邑(陵邑),至皇帝死后葬入陵墓,陵邑即成为陵县。西汉诸帝陵县设置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以上七陵,都在长安附近。其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合称五陵。他们多次迁徙“郡国豪强”、韩、赵、魏、燕、齐、楚等六国贵族大姓、官僚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徙民须“与利田宅”,《关中记》云:“徙民置县凡七,长陵、茂陵各万户,余五陵各五千。”这些为新迁的关东大姓迅速发展为关中的新豪族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汉武帝在位日久,其茂陵规制最大。主父堰曾上言武帝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此策为汉武帝所采纳。茂陵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陵邑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前127)夏,“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茂陵。”太始元年(前96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记载,共徙户一万六千。汉武帝三次往这里徙民,因此汉末茂陵人口亦为诸陵县之冠,人口超过了首都长安,扶风秦时就为三十六郡之一,所辖范围比较广,当时扶风一带繁华甲天下,具有天府之国之称。《后汉书·马援传》中曰:“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马氏家族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奉禄二千石的身份,相当于九卿、郡太守、都尉、郎中令一级的职官,并作为被迁徙的主要对象之一。马氏家族由已被封为重合侯,官任侍中的马通率领,从邯郸迁往扶风茂陵,《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曰:“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故《汉书·地理志》中说:“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据考证,茂陵成欢里就是今陕西省西安市扬凌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的毕公村,毕公村原名马服村,原属扶风县管辖,附近有一茂陵山,这一地区当是马氏家族从邯郸迁居此处无疑。马通率领马氏家族迁扶风茂陵,这是马氏家族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扶风茂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并成为马氏的郡望和发祥地。也造成了马氏发详地与姓氏发源地的不一致。
移民的特点是:移民以关东为主要来源,安置徙入陵县的民户一般要赐田宅、赐钱。还有陵县中官僚地主、高訾富户、豪杰兼并之家相对集中,治理起来实非易事,关东地主富户移居关中并非自愿,基本都是出于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迁移。在对他们控制力强时,就将这些不稳定因素置于近畿,这样对朝廷有利。另一方面,朝廷又冒着遭到他们反抗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只能缓和与关东地主的矛盾,以免加剧他们的反抗。这样对于增强关中实力,巩固中央政权,削弱各个割据势力,遏制匈奴的侵略,巩固西北边疆,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是这些移民中多为六国贵族后裔和官僚地主,所以,非生产人口比例很高,由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生活优越,妻妾众多,人口的繁衍速度也就很迅速。马氏人口在这时的繁衍速度应该是很快的。除扶风之外,已知西汉成帝时任职于右扶风的马嘉是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南)人,因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重合县即今山东勃海一带,是否与之有联系,也属扶风马氏,现还无法确定。还有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西北出土的马良墓葬,为西汉晚期墓葬,说明在西汉末期大通就有马氏,是否也属扶风马氏,也无法论断。另外还有西汉末期,东海戚(今山东滕县南)人马宫,本姓马矢,改为马姓,这是目前为止正史中所记载的汉族人第一个改马姓的,但其后史籍就未有了记载。从这些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马氏在迁居咸阳的100多年时间里,肯定有迁往他处的情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在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
历史上马氏人口大发展的显著特点
首先,马氏是汉代、明代时的外戚望族。古代又很讲究门阀,即门第阀阅,是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具备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以占据政权要津。西汉时期,皇室刘氏当然是天下第一大姓,在东汉时初步发展。东汉时茂陵马氏是关中地区外戚豪门的代表性家族之一,世代与皇室联姻,其人口的孳生条件仅次于“国姓”。《汉书·外戚传》曰:“谓后之家族,言在外边”。马援的小女儿,在汉永平三年(60)立为皇后,从而使马家拥有了元舅之资,其实在马家的外戚历史上,《后汉书·皇后记》中说:“援姑秭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这就追溯到西汉末期成帝朝,算是汉朝的外戚。而马援的一位胞姐,却嫁与篡汉称帝的王莽之子。因明德马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贤后,汉章帝即位时,被尊为皇太后,她以西汉败亡的教训为例,劝戒章帝封爵诸舅,外戚在其所在地的活动情况,史料虽然记载不全,但为权势之家,享受除皇族外所应享受的特权却是肯定的,而且外戚之姓氏历来是仅次于皇族姓氏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巳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观,连阁临道,弥亘街路,多聚声乐,曲度比诸郊庙。宾客奔凑,四方毕至,京兆杜笃之徒数百人,常为食客,居门下。刺史、守、令多出其家”。由于马太后严格要求马氏家族成员遵纪守法,她曾经下诏给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基本上马氏家族也做到了这一点,相对来说是较为守法的,未能达到功高震主,擅权横行霸道的地步,所以就没有遭到像其他外戚,如窦、梁等外戚受到满门抄斩,或者受到首犯问斩家眷充边的结局。
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集团很重儒崇经,为大地主阶级与儒家相结合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马氏在东汉就出现了名满四海的经学世家马融等人,他们既拥有大量土地,又精通儒家思想,迅速掘起为庞大的家族,而茂陵马氏在关中的经学世家中,同时又身兼外戚豪门,具有双重身份,所以,马氏人口尤其发展的更快。在东汉永平年间,樊、郭、阴、马四姓外戚专权,时称四大姓,之后世族地主兴起,又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为望族大姓专权直接打开了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援还有一个不小的贡献--把马姓带到了南方。历来的古籍对此都有十分详尽的记载。《水经·温水注》上说:“马文渊(马援)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余家不返,居寿冷岸南面对铜柱,悉姓马,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言语饮食尚与华同。”《唐书·南蛮传》则指出:“又有西屠夷,盖(马)援返,留不去者才十户,隋末滋衍至三百,皆姓马,俗以其寓,故号马流。”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还,居寿冷县,自将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流,衣食与华同。”
扶风马氏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就早已分布于各地。马援的这番功绩是建立在他征讨交趾、立铜柱表功时期。当时马援大胜率军回朝,有10余户人家,或者由于疏漏,或者由于他们喜欢当地的风土人情,总之是遗留在了寿冷岸南。这些人家对着铜柱定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互相通姻,繁衍生息,到隋末就发展有300多户了。当地人称他们为“马流”因为他们富居异地而又全部姓马。这些人中虽然很可能有的并不姓马,可能由于崇拜马援而改为姓马。但在冷寿县(今越南广治省广治县北广沿河东岸)定居下来后,为了纪念马援,统统姓马,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鼻祖。至今的南海,就是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
永嘉南迁是汉人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晋咸宁六年(280),晋灭吴,暂时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分裂局面。西晋元康元年(291),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演变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屠杀,“八王之乱”使黄河流域饱受战祸,连年战争和残酷的屠杀造成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田园荒芜,其中以今河南省境和河北、陕西、山东、山西与之相邻的部分受害最烈。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源源不断地内迁。但是随着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厮杀愈演愈烈时,匈奴、氐、羌、羯、鲜卑等族向黄河流域内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为了逃避战祸和匈奴等族由北而南推进的双重压迫,中原地区大多数汉人只能选择南迁。当时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以后,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大多数的移民。而贵族,官僚,地主的迁移必然伴随着他们大量的宗族、附庸、部曲、奴仆人口随着迁移。因为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永嘉年间(307-312),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永嘉南迁”。如马氏在这一时期,时有任南海太守的马训,率其家族自陕西凤翔,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到了江南建康,后繁衍为溧阳马氏。所以,这一时期移民的绝对数量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南迁的移民络绎不绝,历时一百多年,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据《宋书州郡志》记载,设置有侨郡23个、侨县75个,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陕西扶风成为望族外,还有几支迁到了今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和长江以北湖北、江苏、浙江及西南广大地区。
唐安史之乱后是汉人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唐朝是马姓发展的又一高峰,唐初宰相,山东茌平人马周、唐代中期猛将,陕西凤翔人马璘、中兴名将,河南郏县人马燧等,祖籍均为扶风,他们均为马姓增辉,是马氏家族的大发展时期。
唐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叛乱军队横扫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至宝应二年(763)始被扑灭。八年的战乱,给全国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区带来极为惨重的破坏。与此相反,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虽然也有战事,但都很快结束,其破坏程度要小得多。而且,南方物产丰富,土地充裕,无疑是躲避战乱的最好去处。于是人们纷纷向南迁徙。
唐僖宗(874-888)后,唐朝已到覆亡边缘,农民战争与藩镇争战交织进行,北方大乱。唐朝灭亡(907)以后,北方五代交替,军阀混战,一直持续到五代(961)结束。这时的南方地区,保境安民,发展经济,社会相对稳定,对北方难民仍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自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的南迁几乎没有中止过。
今江西全省,唐天宝年间属江南西道。在唐后期吸收移民甚多,天宝元年(742)占全国总户数3%,到五代结束不久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已占全国户数十分之一左右,户数比天宝年间增加140%。
在《元和郡县志》中增加户口的共11个,江西有3个,即饶州、洪州和吉州。这期间,马氏宗族有马朗,仕唐,因驻守饶州(治今江西波阳县)石门镇,官任牙将,自蕲州黄梅县携家眷渡过长江至饶州鄱阳定居,为饶州马氏始迁祖,其后繁衍为江西乐平马氏和众多的分支。
今广东东部的客家人,其最大特征是使用客家方言。他们自北方大规模南下在唐安史之乱后。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江西境内活动,又迫使部分移民进入赣南、闽赣以至粤赣山区,使这部分人的语言与北方方言区相隔离,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开始形成了客家方言,习惯上称呼他们为客家人。马氏宗族有广东兴宁马氏、其先祖在唐初从扶风迁徙至山东茌平,其后裔在唐文宗大和元年(827)迁至福建清流,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再徙长汀,到南宋初年马七郎移居宁化安乐乡,为闽汀支派马氏始祖。南宋末,马念八郎迁往汀州。据安乐《马氏族谱》记载,兴宁马氏始迁祖为马十二郎,明永乐年间留居梅州、兴宁。这一支马氏有广东紫金马氏、五华马氏、福建连城马氏等支系。
唐末,光州固始人王潮、福建观察使王审知率兵入闽,有众数万,其中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后来王氏割据福建,部众皆因此而居留福建,马氏后发展成为大族。与此同时,北方对湖南的移民也未停止。
乾宁元年(894),河南鄢陵人马殷率淮军数万人攻入湖南,以潭州(今长沙市)为都城,建立了楚国,辖20余州,相当于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的部分地区。马氏为楚国的国姓,自此马殷家族定居在湖南,马殷有子数十人,不仅在潭州繁衍发展,而且还分布于楚国境内的许多地方。
唐代人林宝在他所著《元和姓纂》中所列马氏郡望有:扶风茂陵、京兆(今陕西西安市)、郏郡(今河南郏县)、荏平(今山东茌平县)、临安(今浙江杭州市)、西河(今山西汾阳市)、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华阴(今陕西华阴县)、正平(今山西新绛县)等地。
在唐代时,西域人和中东伊斯兰教回回人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经商,或作为使者,他们中有部分人留居下来,称作蕃客,远未形成一个民族体,他们是当代回族的先人之一部分。但当时他们中还没有马姓。在汉族中流入马姓的是改姓,如有五代以后司马复姓,改为单姓马姓。
宋靖康之难是汉人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唐宋时代,马姓由河南过江西进入了福建和广东。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正月,京师告急,金兵大举南侵,徽宗南下避难。八月,宋军在今山西境内战败,“威胜、隆德、汾、晋、泽、绛民皆渡河南奔,州县皆空。”闰十一月,开封陷落。次年二月,金朝下令废除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政权,年号建炎,建炎(1127)七月,元祐太后率六宫及卫士、家属赴南方避难;是年冬,高宗赵构经汴河退至扬州,河北、河南人民纷纷南迁,几年间,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了惨重的破坏。
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后,南迁百姓纷纷跟随到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迁徙。史载“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宋政权也多次号召北方人民南下,并用政府的力量将一批批北方人民迁往南方。在短短10余年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今陕西汉中地区和四川省境也是“西北遗民,归附日众”。靖康以后的北方人口南迁规模极大,形成我国历史上汉人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持续了一个半世纪。
岭南离中原遥远,历来为北人避乱的首选之地。岭南为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南宋时包括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以及荆湖南路的全州。靖康之乱后,不少人南渡后辗转各地,最后至此。故时人曾说:“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如南宋建炎元年(1127),马氏宗族中的马端,字直北,时任御史大夫,吏部郎中,从河南汴梁一直跟随宋高宗赵构南渡,迁居浙江临安府(今杭州市),后入岭南,定居在广东岗州古岗城(今新会县城)金紫街,为岭南马氏始迁祖,其后又分衍出广东香山(今中山市)沙涌、南海、潮阳等众多马氏分支。
岭南与中原交通路线以大庾岭路最重要,宋末,元军从大庾岭进入广东,遭到福建、江西、广东军民反抗,南雄等地正好处在战区中心,双方互相争夺,战争很是惨烈。今南雄县是翻岭进入广东的第一站,嘉靖《广东通志》引《南雄府图经》中曰:“岭上古有珠玑巷,……今南海衣冠多其子孙。”《广东通志》还记载曰:“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乾隆《南雄府志》中也说:“广州故家巨族,多由此迁居。”北方人多经此地作为落脚处。但在多年的战乱之中,处在交通要道上的珠玑居民和附近村民走避一空,几乎倾巢南下各地。在明清纂修的广州府各家谱中,记其祖先宋代辗转来自珠玑巷的比比皆是。据研究,南宋末仍有移民经南雄分布广东各地。
珠玑巷居民南迁,沿水路最为方便,一路而下到清远,继续下行,经过三水可以到达南海、新会、中山等地。据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和南雄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的《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中所记载,有家谱族谱可查的,先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共有103姓,197族,其中马氏迁至新会县河塘张士园。现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担任了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名誉会长。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第一次出现“回回”一词,表明当代回族的先人们正不断地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融合,还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人口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出现了北宋金国的蒙古汪古部人改马姓,西夏党项族的马姓。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和张诚先生研究结果统计,马姓人口在宋朝时期(960—1279),大约有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排在第25位。马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14.8%,占山东省总人口的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12.8%)、河南(12.6%)、河北(11.9%),这四省马姓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52.1%;其次分布于陕西(8.7%)、四川(7.3%)、江西(6.4%),这三省的马姓又集中了22.4%。在《宋朝100个大姓的分布频率》中,马姓排在第25位。在《宋朝各省大姓分布表》中,马姓在甘肃省排在第10位,在全省的比例为1.71%。全国形成了以黄河流域地区和江西的马姓两大聚集区。
明代大移民
历史上较大的人口迁徙,有文字可考的是明代洪武和成化年间的移民。“要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广为流传,足见移民后裔对祖先故土永志不忘。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古大槐树移民处,是历史上明初著名大移民的出发地、出发点,如今成为寻根祭祖的圣地。600多年来,已为海内外数以亿计的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洪洞大槐树也因此而名扬四海。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河、淮河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了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来得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鲁、冀、豫、皖、苏等省深受其害,出现了大片无人区、无人村。
唐宋以来山西洪洞成为晋南人口最稠密的大县。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经济较繁荣,人丁兴旺。
明洪武二年(1369)至永乐十五年(1417),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均采纳了大臣建议,鉴于元末十几年的农民战争,造成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的局面,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边防,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并从地狭人稠地区向边陲和人口稀少地区移民,以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50余年间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在洪洞县城北2里处的古道边广济寺设移民局,集中迁转,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于是,广济寺院西有株大槐树,为会集之所,成千上万户人家,从大槐树下迁出,移民启程时,纷纷指槐为记,依依惜别,频频回首。最后只有大槐树和汾河滩上的老鹳窝依稀可辨,故,大槐树和老鹳窝也就成为惜别的家乡标志。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
现洪洞古槐树公园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450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其中就有马氏。如在山东莱州和登州(今烟台地区),移民多为山西洪洞人和河北枣强人。当地盛传洪武年间或明初从云南移民于此,实为永乐年间大批卫所军人从云南调来,其后裔居留至今。据明、清陕西郃阳志书资料记载,郃阳县在宋代以前的主要姓氏中就有马姓。元朝末年,由于战乱和灾疫使关中成为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地域,姓氏大减。《明史》中记载:“晋王曾多次带山西军出塞外筑城屯田,迁往陕甘地区者达二十余县”。现郃阳县民间谍谱、墓碑和祠堂碑文都有明洪武、永乐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处迁民至郃阳的记载,百良乡的马姓,就是明代两次大规模移民中自大槐树下移入的。还有如河南禹州马文升支马氏、河南安阳马丕瑶支马氏等,其祖上都是明洪武年间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徙今地的。
在明代,马氏又出了一位贤后,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元配夫人马秀英,自此马姓族人遍布福建;综观历史,汉、唐、明三朝是马氏人口发展的三个高峰,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名人也就特别多。
元朝出现蒙古人的马姓,如马祖常一支的马姓;元末至明初,回族人士纷纷改取汉式姓氏,多依经名的译音来取汉姓,多以马为首选之姓,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我国当代回族的第一大姓。如元代回族中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有五子,各有政绩,他们的后裔取父祖辈的名字为姓,以永远铭记先人的丰功伟业,由此形成“十三姓”,其中就有马姓。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一部分成为今天的回族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的马姓,但有一部分逐渐同化为南北各地的马姓汉族之中,这种情况在整个汉族马姓中所占比例极小。南方东南沿海地区马姓中融入外族基因主要始于明、清时期,来源仍以海上做贸易的中东伊斯兰教回回人。回民迁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分散,小集中”,这样也大大增强了回民中马姓人的迁徙力度。
马姓人口在明朝时期(1368—1644),大约有7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4%,排在第22位。宋、元、明近600年里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马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这600年中马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26%,人口纯增了16万。明朝时期,山东仍然为马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15.6%,占山东省总人口的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12%)、河北(10.8%)、江苏(9.8%),这四省大约占马姓总人口48.2%;其次分布于陕西(8.4%)、山西(8.1%)、河南(7.3%),这三省的马姓又集中了23.8%。在《元朝100大姓的分布频率》中,马姓排在第19位。在《明朝100大姓分布频率》中,马姓排在第22位。宋、元、明期间,马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全国仍以黄河流域地区为主要的马姓聚集地区,但在东南地区的江浙重新形成另一大块马姓人口聚集中心。
清康熙年间,有的马氏从广东、福建等沿海一带迁到港澳台,有的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的一些国家。这时期有辽宁朝鲜人的马姓、满洲八旗费莫氏和马佳氏等氏族改马姓。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历朝历代各民族之间大融合以及相互通婚,少数民族中马姓的加入,更加壮大了马姓人的队伍,也给马姓增加了新的血液,大大增加了马姓人口。
当代马姓分布及人口
当代汉族马姓的人口已有1260万,跃居全国大姓的第十九位,大约占全国当代人口的1%,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姓马的人至少有10个。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马姓人口由78万激增到近1250万,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来计算,人口增长了13倍。马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马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12.7%)、河北(11%)、山西(8.9%)、江苏(8.8%)四省,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41.4%;其次分布于四川(6.8%)、安徽(5.9%)、辽宁(5.8%)、陕西(5.7%)、黑龙江(4.8%)、山东(4.8%),六省的马姓又集中了33.8%。河南为马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6%。黄河流域以及东北三省,约占国土面积的23.8%,马姓人口有749万,约占全国马姓人口的59.4%。黄河和长江之间的省份、宁夏大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是马姓人口较多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7.8%,马姓有414万,约占全国马姓人口的33%。其他地区是马姓分布较少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48.4%,马姓有97万,约占马姓总人口的7.7%。
马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河南大部、晋冀鲁苏四省、安徽北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每平方公里的马姓人口达到2.4人以上,中心地区在4人以上。全国形成了沿黄河省份的高比率马姓分布区域。在明以来近600年间,马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向华中、华北的移民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马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其分布频率显示,马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沿黄河流域的省区是马姓分布的主要地区;在山西西部、陕西北部地区,是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对数值最高的地区,一般达到2.5%—3.6%,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以这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山西东部、陕西、兰州地区、内蒙古中部、河南北部、河北西部和中部、黑龙江东北角,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对数值在2%—2.5%,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5.5%;黄河以北的其他地区和东北大部,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对数值在1.5%—2%,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4%;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省份、内蒙古东北、新疆乌鲁木齐和塔城地区,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对数值在0.5%—1.5%,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1.8%;其他地区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对数值不足0.5%,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6.7%。在《当代100大姓分布频率》中,马姓排在第19位。在《北方地区大姓分布表》中,马姓排在第9位,为1.65%,其中在河北省排在第8位,为2.12%;在山西省排在第6位,为3.56%;在辽宁省排在第10位,为1.55%;在河南省排在第10位,为1.58%;在陕西省排在第8位,为2.09%;在新疆排在第8位,为1.76%。
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编写的《姓氏人名统计分析》一书来看,马姓在北京市和陕西省分别处于姓氏排列中的第8位和第9位,马姓人口分别占两地区各自总人口的2.325%和2.038%,由此可见,马姓在北方尤其是在北京地区和陕西地区是一大族姓。马姓在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峨边等地均有分布。属于扶风体系的“群马”,基本上都是由扶风辗转而奔向四面八方,逐渐遍布华夏大江南北,衍生出众多个分支。如汉族扶风马氏分派就有:早在东汉与马援同朝为臣的名将马成代表着河南南阳棘阳马氏;马武则代表着河南南阳湖阳马氏;出自马况之后马瑶的甘肃陇西马氏、西凉马氏;出自马余之后马融的陕西京兆(今西安)马氏、湖北钟祥马氏、山东茌平马氏,马歆的河南郏城马氏;出自马员之后的西凉马氏;出自马援之后马豫的河南洛阳马氏,马遵的江苏丹阳马氏、马腾的山东临朐马氏,马超的陕西汉中马氏、巴蜀马氏,马铁的河南邺城马氏、巴蜀马氏、马岱的四川汉源马氏、马殷的湖南永兴马氏、广东新会马氏、湖南茶陵马氏、湖南湘潭马氏、马荣的广东潮阳里美马氏、马纪东的甘肃宕昌马氏、马汉杰的山西柳林马氏、马子昌的浙江鄞县马氏、马清甫的河南安阳马氏等。还有如属马余之后马岫的均州马氏、江西乐平马氏、广东潮阳成田、六联马氏、广东丰顺马氏、广东普宁马氏、广东海丰马氏、浙江东阳马氏、福建闽侯马氏、福建长乐马氏、江苏溧阳马氏、安徽祁门马氏、湖北襄阳马氏、湖北英山马氏、浙江临海马氏等等。由此历朝历代不断繁衍出众多的扶风马氏各个分支。在台湾马氏的主要居住地在台北、高雄和台南。在香港、澳门的马氏主要为马余、马援支系后裔。海外东南亚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华裔马氏多属马余之后马廷鸾支系的后裔;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南非、日本等国的华裔马氏则多属马援之后马殷支系的后裔。
                                                                             

已投稿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4-11-23 21:33 , Processed in 0.0683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