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马氏研究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大迁徙---------江西填湖广。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183

帖子

538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8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7: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大迁徙---------江西填湖广。

在中国的大片土地上,如今都已很难找到彻底的原始居民。原因主要是由于战乱(包括改朝换代,地方叛乱,外族入侵)、灾难、带来的地方人口锐减,以及加上土地人口压力,从而导致的地方人口的迁移。我们知道从伏羲,炎黄的迁徙开始到满清后期,这好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次的迁徙。有的迁徙,正史中有明确的记载,然而这点记载实在太少了,我们的官方史学家总偏爱记录上层生活,对民间记录颇少。所以,我们已经很难去弄清楚,到底中国有多少次移民移民地路线,移民地安置,他们的文化,怎么生活。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从民间口耳相传和历史书的犄角旮旯以及各家族的族谱中去寻找。今天我写的这个,有我自己的见解,也有网上其他人的看法。我也只算一个整理人的角色吧,这篇文章也就算一个大杂烩吧。你看看就行,就当缅怀一下我们的祖先。

江西填湖广始于洪武年间。由于蒙的入侵带来的人口锐减和经济破坏以及种族等级划分的生存压力,整个朝期间湖广的人口基数就不高。再加上至正年间残酷的剥削和末农民大起义。湖北湖南之地都几成荒芜之地了。当朱璋战胜陈友谅后,有鉴于恢复生产的和削弱地方宗族大户的需要。江西填湖广的运动就开始了。
明清时期的迁徙和南北朝时到唐宋年间的这一迁徙不同。南北朝到唐宋这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民间自发的。由于外族的入侵和北方生存环境的恶化,当一个家族决定迁徙后,整个家族几乎都搬迁了,而搬迁后的家族仍然聚集生活在一起。而明清则不一样,明清时期主要由政府组织,强制性的迁徙。迁徙后,有亲戚关系的必须分开住。而且不允许返回家乡。
明清时期的移民主要由山西洪洞县,江西瓦屑坝、筷子巷。南京杨柳巷,福建宁化,湖北麻城孝感乡等地迁出,前往全国各地。
如果我们今天去湖北的话,特别是鄂东地区,几乎是每个家族都宣称自己的祖上是从江西迁来的。事实上,我们从湖北特别的鄂东地区的口音中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风俗方面,从江西迁入湖北者中,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乡人多在祭祖之供品“刀头肉”上插筷,以表示不忘祖根。这个风俗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流行。在语音方面,湖北大多数江西移民后裔,还保留着从祖辈代代相传下来的词语读音。例如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将外祖母(外婆)读作“家(音Ga)婆”,方向词“去”字读作“器”音,动词“站”字读作“记”音,等等,不胜枚举。这类文化遗存,从另一视角证明了江西填湖北的史实。
遥想当年,饶州府属各县的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婺水)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出饶州府城后,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到达湖口后,多数人就近在安庆府属各县定居,少数人或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今湖北湖南),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他省份。虽然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有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子孙留下任何故乡的信息,他们的后裔就与周围的移民后裔一样,以瓦屑坝为故乡了。

移民地起因:地方文献记载:如同治《汉川县志》云:“(末)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客户插草立界。”又据道光《安陆县志》载:“(末)兵燹以来,晨星而列雁户者又几何,闻之老父,言洪武初大索土著弗得,惟城东有老户湾屋数楹,而无其人。鸟兔山之阴穴土以处者几人而无其庐舍,徙黄麻人以实之,合老妇孺子仅二千余口,编里者七。”……湖北不仅遭受兵灾涂毒,而且天灾肆虐。如《史•五行志》载:“至正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禾稼……十二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这类记载见于国史方志谱牒者比比皆是。
移民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移民的分布:成千上万户外省移民扶老携幼,远途跋涉,迁入两湖,自主择居,在分布上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受相对地理位置和迁移距离的影响,各省移民有一个大致的分布范围。陕西、山西等北方移民集中落户在湖北的北部和西北部,比如陕西移民占郧阳地区人口的40%。越往南,数量越少,远徙湖南的就极其有限了。而广东、福建移民又主要定居在湖南的南部。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移民在两湖的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湖北东部的家族比例中,江西移民达80%,而在西北部还不到30%。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强,而西部只有41%。湖南的移民分布还有一个特点,南部的江西移民少于北部和中部。
移民的路线:移民的路线是奠定上述移民地理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很多移民现象可以由此得到解答。复原当时的移民路线,可以看到移民是水陆并举迁入两湖。进入湖南以陆路为主。湘东与赣西之间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山脉,呈北北东向雁行错列,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是湘江与赣江的分水岭。这些山地之间的长廊断陷谷地或斜谷地就构成了江西以及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移民进入湖南的天然交通孔道。
最后,我们来看看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仅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就共移民二百一十余万人。
洪武七年: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人到凤阳
洪武九年:迁江西饶州府,九江府移民约5千人到凤阳
洪武廿 一年:迁江西移民30万人到黄州。
迁江西移民12.2万到武昌府。
迁江西移民9.1万人到德安府。
迁江西移民10.7万到汉阳府、沔阳府。
迁江西移民16万人到荆州府。
迁江西移民1万人到襄阳。
洪武廿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移民27万人到安庆府,20万人来自瓦屑坝。
迁江西饶州、九江府6.5万人到池州府。
迁江西饶州府移民约万人到庐州府。
洪武廿五年:迁饶州府徽州府农民及商人24万人到杨州府各县。
洪武卅年:迁江西移民21.9万人到湖南常德、武陵等十县。
迁江西移民2.6万人到常德府。
这些仅仅是洪武年间迁徙的数字。还不包括后来的成化(1465-1487)年间大迁徙。


在中国的大片土地上,如今都已很难找到彻底的原始居民。原因主要是由于战乱(包括改朝换代,地方叛乱,外族入侵)、灾难、带来的地方人口锐减,以及加上土地人口压力,从而导致的地方人口的迁移。我们知道从伏羲,炎黄的迁徙开始到满清后期,这好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次的迁徙。有的迁徙,正史中有明确的记载,然而这点记载实在太少了,我们的官方史学家总偏爱记录上层生活,对民间记录颇少。所以,我们已经很难去弄清楚,到底中国有多少次移民移民地路线,移民地安置,他们的文化,怎么生活。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从民间口耳相传和历史书的犄角旮旯以及各家族的族谱中去寻找。今天我写的这个,有我自己的见解,也有网上其他人的看法。我也只算一个整理人的角色吧,这篇文章也就算一个大杂烩吧。你看看就行,就当缅怀一下我们的祖先。

江西填湖广始于洪武年间。由于蒙的入侵带来的人口锐减和经济破坏以及种族等级划分的生存压力,整个朝期间湖广的人口基数就不高。再加上至正年间残酷的剥削和末农民大起义。湖北湖南之地都几成荒芜之地了。当朱璋战胜陈友谅后,有鉴于恢复生产的和削弱地方宗族大户的需要。江西填湖广的运动就开始了。
明清时期的迁徙和南北朝时到唐宋年间的这一迁徙不同。南北朝到唐宋这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民间自发的。由于外族的入侵和北方生存环境的恶化,当一个家族决定迁徙后,整个家族几乎都搬迁了,而搬迁后的家族仍然聚集生活在一起。而明清则不一样,明清时期主要由政府组织,强制性的迁徙。迁徙后,有亲戚关系的必须分开住。而且不允许返回家乡。
明清时期的移民主要由山西洪洞县,江西瓦屑坝、筷子巷。南京杨柳巷,福建宁化,湖北麻城孝感乡等地迁出,前往全国各地。
如果我们今天去湖北的话,特别是鄂东地区,几乎是每个家族都宣称自己的祖上是从江西迁来的。事实上,我们从湖北特别的鄂东地区的口音中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风俗方面,从江西迁入湖北者中,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乡人多在祭祖之供品“刀头肉”上插筷,以表示不忘祖根。这个风俗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流行。在语音方面,湖北大多数江西移民后裔,还保留着从祖辈代代相传下来的词语读音。例如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将外祖母(外婆)读作“家(音Ga)婆”,方向词“去”字读作“器”音,动词“站”字读作“记”音,等等,不胜枚举。这类文化遗存,从另一视角证明了江西填湖北的史实。
遥想当年,饶州府属各县的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婺水)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出饶州府城后,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到达湖口后,多数人就近在安庆府属各县定居,少数人或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今湖北湖南),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他省份。虽然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有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子孙留下任何故乡的信息,他们的后裔就与周围的移民后裔一样,以瓦屑坝为故乡了。

移民地起因:地方文献记载:如同治《汉川县志》云:“(末)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客户插草立界。”又据道光《安陆县志》载:“(末)兵燹以来,晨星而列雁户者又几何,闻之老父,言洪武初大索土著弗得,惟城东有老户湾屋数楹,而无其人。鸟兔山之阴穴土以处者几人而无其庐舍,徙黄麻人以实之,合老妇孺子仅二千余口,编里者七。”……湖北不仅遭受兵灾涂毒,而且天灾肆虐。如《史•五行志》载:“至正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禾稼……十二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这类记载见于国史方志谱牒者比比皆是。
移民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移民的分布:成千上万户外省移民扶老携幼,远途跋涉,迁入两湖,自主择居,在分布上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受相对地理位置和迁移距离的影响,各省移民有一个大致的分布范围。陕西、山西等北方移民集中落户在湖北的北部和西北部,比如陕西移民占郧阳地区人口的40%。越往南,数量越少,远徙湖南的就极其有限了。而广东、福建移民又主要定居在湖南的南部。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移民在两湖的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湖北东部的家族比例中,江西移民达80%,而在西北部还不到30%。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强,而西部只有41%。湖南的移民分布还有一个特点,南部的江西移民少于北部和中部。
移民的路线:移民的路线是奠定上述移民地理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很多移民现象可以由此得到解答。复原当时的移民路线,可以看到移民是水陆并举迁入两湖。进入湖南以陆路为主。湘东与赣西之间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山脉,呈北北东向雁行错列,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是湘江与赣江的分水岭。这些山地之间的长廊断陷谷地或斜谷地就构成了江西以及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移民进入湖南的天然交通孔道。
最后,我们来看看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仅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就共移民二百一十余万人。
洪武七年: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人到凤阳
洪武九年:迁江西饶州府,九江府移民约5千人到凤阳
洪武廿 一年:迁江西移民30万人到黄州。
迁江西移民12.2万到武昌府。
迁江西移民9.1万人到德安府。
迁江西移民10.7万到汉阳府、沔阳府。
迁江西移民16万人到荆州府。
迁江西移民1万人到襄阳。
洪武廿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移民27万人到安庆府,20万人来自瓦屑坝。
迁江西饶州、九江府6.5万人到池州府。
迁江西饶州府移民约万人到庐州府。
洪武廿五年:迁饶州府徽州府农民及商人24万人到杨州府各县。
洪武卅年:迁江西移民21.9万人到湖南常德、武陵等十县。
迁江西移民2.6万人到常德府。
这些仅仅是洪武年间迁徙的数字。还不包括后来的成化(1465-1487)年间大迁徙。

在中国的大片土地上,如今都已很难找到彻底的原始居民。原因主要是由于战乱(包括改朝换代,地方叛乱,外族入侵)、灾难、带来的地方人口锐减,以及加上土地人口压力,从而导致的地方人口的迁移。我们知道从伏羲,炎黄的迁徙开始到满清后期,这好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次的迁徙。有的迁徙,正史中有明确的记载,然而这点记载实在太少了,我们的官方史学家总偏爱记录上层生活,对民间记录颇少。所以,我们已经很难去弄清楚,到底中国有多少次移民移民地路线,移民地安置,他们的文化,怎么生活。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从民间口耳相传和历史书的犄角旮旯以及各家族的族谱中去寻找。今天我写的这个,有我自己的见解,也有网上其他人的看法。我也只算一个整理人的角色吧,这篇文章也就算一个大杂烩吧。你看看就行,就当缅怀一下我们的祖先。

江西填湖广始于洪武年间。由于蒙的入侵带来的人口锐减和经济破坏以及种族等级划分的生存压力,整个朝期间湖广的人口基数就不高。再加上至正年间残酷的剥削和末农民大起义。湖北湖南之地都几成荒芜之地了。当朱璋战胜陈友谅后,有鉴于恢复生产的和削弱地方宗族大户的需要。江西填湖广的运动就开始了。
明清时期的迁徙和南北朝时到唐宋年间的这一迁徙不同。南北朝到唐宋这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民间自发的。由于外族的入侵和北方生存环境的恶化,当一个家族决定迁徙后,整个家族几乎都搬迁了,而搬迁后的家族仍然聚集生活在一起。而明清则不一样,明清时期主要由政府组织,强制性的迁徙。迁徙后,有亲戚关系的必须分开住。而且不允许返回家乡。
明清时期的移民主要由山西洪洞县,江西瓦屑坝、筷子巷。南京杨柳巷,福建宁化,湖北麻城孝感乡等地迁出,前往全国各地。
如果我们今天去湖北的话,特别是鄂东地区,几乎是每个家族都宣称自己的祖上是从江西迁来的。事实上,我们从湖北特别的鄂东地区的口音中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风俗方面,从江西迁入湖北者中,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乡人多在祭祖之供品“刀头肉”上插筷,以表示不忘祖根。这个风俗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流行。在语音方面,湖北大多数江西移民后裔,还保留着从祖辈代代相传下来的词语读音。例如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将外祖母(外婆)读作“家(音Ga)婆”,方向词“去”字读作“器”音,动词“站”字读作“记”音,等等,不胜枚举。这类文化遗存,从另一视角证明了江西填湖北的史实。
遥想当年,饶州府属各县的外迁人口沿昌江、乐安河(婺水)及其众多的支流顺流而下,出饶州府城后,在鄱阳湖边的瓦屑坝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到达湖口后,多数人就近在安庆府属各县定居,少数人或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今湖北湖南),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他省份。虽然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有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子孙留下任何故乡的信息,他们的后裔就与周围的移民后裔一样,以瓦屑坝为故乡了。

移民地起因:地方文献记载:如同治《汉川县志》云:“(末)川沔一带,烟火寂然,至明初仍是土旷赋悬,听客户插草立界。”又据道光《安陆县志》载:“(末)兵燹以来,晨星而列雁户者又几何,闻之老父,言洪武初大索土著弗得,惟城东有老户湾屋数楹,而无其人。鸟兔山之阴穴土以处者几人而无其庐舍,徙黄麻人以实之,合老妇孺子仅二千余口,编里者七。”……湖北不仅遭受兵灾涂毒,而且天灾肆虐。如《史•五行志》载:“至正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禾稼……十二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这类记载见于国史方志谱牒者比比皆是。
移民来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极少数是土著的后裔外,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两湖以外其它省迁来的。考查其原籍,发现移民来自十多个省区,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广东。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而且是两湖移民来源的主要特征。在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赣北多于赣南。从流域看,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的赣江中下游迁出人口最多。

移民的分布:成千上万户外省移民扶老携幼,远途跋涉,迁入两湖,自主择居,在分布上看似无序,实际上很有规律。受相对地理位置和迁移距离的影响,各省移民有一个大致的分布范围。陕西、山西等北方移民集中落户在湖北的北部和西北部,比如陕西移民占郧阳地区人口的40%。越往南,数量越少,远徙湖南的就极其有限了。而广东、福建移民又主要定居在湖南的南部。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移民在两湖的分布,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湖北东部的家族比例中,江西移民达80%,而在西北部还不到30%。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强,而西部只有41%。湖南的移民分布还有一个特点,南部的江西移民少于北部和中部。
移民的路线:移民的路线是奠定上述移民地理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很多移民现象可以由此得到解答。复原当时的移民路线,可以看到移民是水陆并举迁入两湖。进入湖南以陆路为主。湘东与赣西之间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山脉,呈北北东向雁行错列,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是湘江与赣江的分水岭。这些山地之间的长廊断陷谷地或斜谷地就构成了江西以及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移民进入湖南的天然交通孔道。
最后,我们来看看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仅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就共移民二百一十余万人。
洪武七年: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人到凤阳
洪武九年:迁江西饶州府,九江府移民约5千人到凤阳
洪武廿 一年:迁江西移民30万人到黄州。
迁江西移民12.2万到武昌府。
迁江西移民9.1万人到德安府。
迁江西移民10.7万到汉阳府、沔阳府。
迁江西移民16万人到荆州府。
迁江西移民1万人到襄阳。
洪武廿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移民27万人到安庆府,20万人来自瓦屑坝。
迁江西饶州、九江府6.5万人到池州府。
迁江西饶州府移民约万人到庐州府。
洪武廿五年:迁饶州府徽州府农民及商人24万人到杨州府各县。
洪武卅年:迁江西移民21.9万人到湖南常德、武陵等十县。
迁江西移民2.6万人到常德府。
这些仅仅是洪武年间迁徙的数字。还不包括后来的成化(1465-1487)年间大迁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昌瑞得文化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华马氏研究 ( 京ICP备2020044749号-2 )

GMT+8, 2025-1-17 06:10 , Processed in 0.0651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